第四百三十一章 徐达去淮河,处置人 (第3/3页)
【你也并不怎么相信,但架不住其他人的诸多考量甚至猜测,再加上你自己最后也的确有了几分怀疑,也就顺水推舟的走了过去】
【一番下令,派人前去调查,如今的你已经入主东宫成了皇太子。所以一切并没有那么困难】
【洪武二十七年十月,于淮河之处传来消息,靖王英王两位王爷已然造反,力度前所未有的巨大,甚至他们麾下的兵马似乎也比想象之中的还要庞大的多的多】
【一时间,大明朝四处震动,几乎不敢相信。而你更是勃然大怒,,就算此时此刻的你,也已然察觉到了其中或许有几分内情,但对于叛乱之人务必不能半分原谅,也同样开始下起了令】
【洪武二十七年十月底,于应天之处你带领平乱军亲自前往此处】
【洪武二十八年,你来到了淮河之处。亲眼观之,才发现之前传来的是假消息,真正再造反的只有靖王一人,至于英王朱允熥却是早已成了靖王的麾下囚犯,就连此前那往外所传出的声明也都是靖王朱允炆传播出去的假消息,为的便是让自己的声势更加巨大】
【洪武二十八年二月,你轻松将靖王朱允炆的大军尽数击败,淮河彻底收服,而这叛乱之祸,似乎也就这般的到了尾声】
【但紧接着似乎才是真正困难的时候,如何处置靖王朱允炆成了摆在你面前,一个天大的难题,究竟是直接杀了还是放对方一马?你开始犹豫。而在你旁边的属臣也都是分为了两派,一派直接杀了;另外一派则是押送到应天,让陛下来做出决断,最后你选择了后者】
【洪武二十八年四月,回到应天处置靖王朱允炆的事情,不再是你自己一人的烦恼,而是成了大明朝廷所有人的烦恼,朝廷,百官,文武诸臣皆都知晓朱允炆乃至朱家子嗣,而陛下将近有一大半的可能也都不愿意将对方扼杀,但对方所犯之举,却是朝堂上下,几乎无人能够允许的承受得了】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似乎朱允炆唯一的生机,便就成了你这位当朝的皇太孙,唯有你出手,才有几分可能性将对方给直接放松,无论是贬为庶民还是前往其他封地之处发放边军已经算是唯一的生机了,没有之一】
【一时间,你又陷入了风口浪尖般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