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大势 (第2/3页)
道。
“整个大同如今都在我们的手中,如今凭着田见秀这颗权将军的头,再加上柯天相这颗制将军的头,我们投名状有了。”
“二哥这一次,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啊。”
周围一众大同镇将校见状,也纷纷露出振奋之色,城头之上一时喜气洋洋。
不过姜瓖的神色却没有多少的喜色。
“加官进爵……”
姜瓖轻叹了一声,望着周围的一众将校,笑容有些苦涩。
看着姜瓖奇怪的神色,姜瑄的眉头微蹙,问道。
“二哥,怎么了?”
“陈望那边,确实是提了加官进爵的事情。”
姜瓖的神色阴郁,语气低沉。
“陈望回信说,往昔时局艰难,大同孤镇于外,我等献城与顺军合流,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此间种种不予追究。”
“若是我等能够夺取大同,必然上书朝廷,阐述清白,封爵拜将不过尔尔。”
“那不是好事吗?”
姜瑄有些疑惑不解,紧蹙眉头。
“陈望既允诺可以让朝廷不究前过,又许以高官厚禄,二哥为何反而神色不愉?”
姜瓖神色仍旧阴沉。
他的目光投向南方遥远的天际,神色仍旧阴沉如水。
在沉吟了许久之后,才最终开口。
“我们,要南下了。”
姜瓖的话音落下。
城墙之上一众将校脸上的喜色瞬间冻结,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
南下。
就是要他们作为攻伐顺军的先锋。
如今山西境内,尚存的顺军并不多,各地守军加起来也不过四五万人。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临时拼凑出来的守城部队,真正能有野战能力的不过只有寥寥数千人。
雁门关如今也已经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往南进入太原的道路畅通无阻。
一路打下山西并非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只是,所有人心知肚明,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
重点是,奉命南下,他们就要离开大同。
他们对于大同的控制力无异于会减弱许多。
“陈望要我们出多少的兵马,能够留下多少人在大同?”
姜瑄的神色阴沉,紧蹙着眉头,在沉吟了半响之后,看着姜瓖,突然出声闻道。
城墙之上,一众大同镇的军将也都将目光集中在了姜瓖的身上,他们也想知道整个答案。
“陈望的命令是……”
姜瓖从袖口之中拿出一封帛书,信札的边角似乎因反复摩挲而略显褶皱。
他并未立即回答,而是将帛书放在了姜瑄的手中,而后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不大,但是落在众人的耳畔却是字字千钧。
“全镇南下。”
姜瓖的话犹如一颗大石投入了深潭之中,在城头诸将心中激起千层的巨浪,瞬间便炸翻了锅。
“什么?!”
“此令万万不可遵奉!”
“大同是我镇根本,我等经营大同多年,现在放弃……”
众将神色各异,担忧之色尽显颜表,一时间各式言语此起彼伏。
姜瑄收敛了欣喜的神色,他的心绪本就因为姜瓖的话语而混乱,眼下众将乱成一团,你一言我一句,更是吵得姜瑄烦闷不已。
“都住口!”
姜瑄横眉立目,怒声压下了周遭的人声。
众将摄于姜瑄的威势,眼见姜瑄动怒,当下终于是平息了下来。
“陈望要我们南下,有说可以在大同镇内留下多少的兵马?”
姜瑄紧蹙着眉头,沉声询问道。
众将也都是一起看向姜瓖。
姜瓖的目光平静的注视着姜瑄投来的目光,没有言语。
姜瑄向后退出半步,心中冷寒。
姜瓖没有言语,但是姜瑄却是知道了姜瓖的意思。
全镇南下,便是一人不留。
“曹变蛟,将于不久之后接防大同。”
众将的神色彻底的阴沉下去,再无半分的侥幸。
姜瑄神色僵硬,他紧握着手中的帛书。
他们姜家世代将门,在大同镇可谓是根深蒂固。
但是曹家,却是并不弱于他们多少。
因为曹文诏的原因,曹家在大同镇的影响力,甚至在前些年间比起他们姜家更重。
曹文诏虽然死在了松锦,但是曹家的势力却并没有因此减少太多。
大同府内各地的卫所,许多的军将,都曾经受过曹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