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一章:早生华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百零一章:早生华发 (第3/3页)

沉重的望着眼前排成长龙的京师百姓。

    天子脚下的百姓,生活比起其他地方一般都要更为富足,起码不至于许多人都食不果腹。

    但是在战火的蔓延之下,又受到疫病的侵袭,哪怕是京师的百姓们,也同样困苦。

    他他何尝不想趁着清军新败、士气低落之际,尾随出关,直捣黄龙?

    他何尝不想要尾随出关,不想要兵出山海关,踏破清庭所谓的盛京城,一绝边患。

    但是很多事情,并非是想做便能做到的。

    清军虽然实力大减,但是其在宁远还有一支攻城的兵马,规模约在两万左右,虽然大部分都是附属的兵马。

    这些兵马野战不行,但是守城却是还勉强堪用。

    多尔衮与阿济格尚在,这两人军事经验丰富,皆为一时名将。

    单凭关宁一镇,吃不下整个辽东。

    若是征召如今还算恭顺的外藩蒙古,确实能够击败清国。

    但是外藩蒙古如今还不是彻底的归附,若是征召他们攻下了清国之后,必然要索取大量的好处。

    关宁军少,难以管束外藩蒙古的兵马,必然会生出许多的事端。

    而不依靠外藩蒙古,单靠关宁又不足以覆灭清国。

    大军北上又需粮草,而现今却粮草不足,根本无以为继。

    战争,从来都不是在简单的战场之上。

    后方能否稳定、粮道是否畅通、民心是否归附、政治是否清明。后勤的维系、各方势力的平衡、百废待兴的北国治理……

    这一切,都像无形的枷锁,制约着他下一步的行动。

    此刻,稳定京畿、安抚百姓、恢复生产,远比追击残敌更为紧迫和现实。

    想到这里,陈望不由的再度发出了一声轻叹,

    而就在这时,一声呼喊却是让陈望不自觉的转过头去。

    “上首将军……可是昔日汉中镇镇守总兵官,陈望,陈将军……”

    一名白发苍苍的锦袍老者,仰望着头看着他。

    那老者布满皱纹的脸上交织着期盼与难以置信的神情,当陈望眼神投来的时候。

    那老者身躯骤然一晃,而后整个人缓缓跪倒在地,眼眸之中满是悲伤。

    老者的呼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周围人群中激起了涟漪。

    “陈将军?”

    旁边有人低声重复,语气中带着疑惑。

    “难道就是那位在青山关大胜,箭定公树台,射杀了敌酋的陈爷爷!”

    “陈总兵!”

    “是陈将军!”

    消息像野火般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原本麻木排队领粥的人群开始骚动,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到陈望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惊愕、敬畏,以及一种绝处逢生后难以言喻的激动。

    陈望勒住了前行的战马,看着周遭涌动的人群,他的心头似乎被什么东西猛然一撞,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瞬间涌了上来,让他喉头微哽。

    时隔四载的岁月,远隔千山万水,历经了无数血火硝烟,这些京师的百姓只见过他一面,却仍然还记得他。

    顷刻之间,四下喧哗声已是连成了一片,无数的百姓各自唤着不同的称呼,但是无一例外,都是称呼陈望。

    陈望下马,在一众甲士的环卫之下,扶起了那最先跪拜的老者。

    “老丈请起,陈某,实在……承受不起……”

    “我等军将不能御敌于外,致使山河破败,父老受辱,国家混沌至今,实赖我等军将之过,陈某……实不敢受诸位之拜。”

    环顾四周。

    那一双双饱含着感激,蕴藏着激动,充斥着悲伤的眼眸,都让陈望的心绪越发的沉重,他只感觉有一块大石压在他的心中,压得他难以喘息。

    陈望双目泛红,沙哑着声音,满含着歉意。

    “是……陈某……来晚了……”

    老者颤巍巍的站起正要再谢。

    可当他抬起头,近距离真切的看清了陈望的面容之后,却是突然僵在了原地。

    要说的话一时哽在喉间,只能化作更咽的呜咽。

    “将军……”

    浑浊的老泪沿着老者脸颊滑落而下。

    老者的声音沙哑,饱含着悲呛。

    “将军……不过而立之初……”

    “缘何……早生华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