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九章:席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九十九章:席卷 (第2/3页)

兆之民的景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陈望……”

    陈望低声呢喃着自己的名字。

    历经八年风霜,转战万里之遥,距离平定天下的目标越发的迫近。

    现在,他也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十字路口。

    前路仍旧弥漫着深重的迷雾,他也不知道自己应当带领着跟随在他的身后的众人走向何处。

    但是,这一路行来,他的眼眸之中已经没有了此前的迷茫。

    他没有辜负他的名字。

    他已经上陈了天下万民的景望,恢复中华之日近在眼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为了掌握足以撼动天下的权柄,为了积蓄扫荡乾坤的力量,他做出了太多重大乃至残酷的决定,甚至是……不折手段……

    很多的事情,传于后世。

    都会让人质疑,让人讥讽,甚至让人唾弃。

    他的手上,沾满了血腥,不仅仅是敌人。

    他对不起很多人,对不起因他决定,在饥荒与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

    对不起杨嗣昌,也对不起卢象升,更对不起那位一直以来亦师亦友,作为他仕途恩主的孙传庭……

    也对不起这天下许多的百姓。

    或许再来一次,他能做得更好,能够救下更多的人。

    但是陈望的心中却是没有任何的后悔。

    他选择了道路,并坚定的向前。

    他不是圣人,他不是神明,他只是一个被时代推上浪尖的普通人。

    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有着作为人的局限,他没有办法预料所有的情况。

    他能做的。

    一直以来。

    都只有竭尽全力。

    他也确实竭尽了全力。

    是非功过。

    皆由后人评说。

    耀目的金光,灼的陈望的双眸难耐,引得陈望的思绪发散。

    不过现在却还并非是感慨伤怀的时候。

    天下未定,还有很多的事情,在等待着他的处理。

    “青州战报!”

    近侧,参谋武官的声音打断了陈望的发散思绪。

    陈望放下了手臂,重新握紧了座下战马的缰绳,平静道。

    “念。”

    近侧的参谋武官干练的行了一个军礼,而后正声汇报道。

    “敌酋阿济格闻听济宁战败之消息,已率精骑万余星夜北遁,余众四散奔逃,为我军所败。”

    “宁武伯左良玉已领兵收复青州府全境,斩真夷首级八百五十七级,余众首级两千五百六十颗,俘虏敌军万五千人。”

    第一批封爵的领兵将领,基本全是由陈望拟定,封赏都是直属的亲信,除去马祥鳞之外,汉中镇一系领兵一方的将校,以此巩固势力。

    左良玉是第二批获赐封爵的。

    左良玉自崇祯初时,便领兵南征北战,战功其实赫赫,威望颇高,只是后来逐渐骄纵。

    但是陈望并没有忘记左良玉,左良玉在他作为营将之时,也曾多有照顾。

    与左良玉一同封爵,还有作为东南沿海霸主任为福建总兵的郑芝龙,以及几名在南京陷落之后领兵抵御万民军的将校。

    同时也对在此前战死在松锦、京师等地的将校,进行了追封。

    陈望其实是想驳掉郑芝龙的爵位封赏。

    毕竟郑芝龙首尾两端,历史上清军入关之时,正是因为此人的胆怯,才使得东南抗清的局势一蹶不振。

    但是在最后,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情。

    如今天下未定,水师不精,终究还是要暂时稳住郑芝龙。

    等到日后腾出手来,再来收拾郑芝龙也完全不迟。

    大局已定之日,便是清算审判之时。

    郑芝龙横行东南,根本难以经住查询。

    先行降低其戒心,到时候骗其上岸,只需要些许军兵,便可以将其拘捕。

    到时候水师羽翼已成,国家安定,郑芝龙麾下诸将也难以掀起风浪,自然臣服。

    “四月十五日,宁武伯整军领兵北上,进抵济南府北之武定州,诸州各县,皆传檄而定。”

    “探得,敌酋阿济格所率部众,于同日已过天津。”

    陈望微微颔首。

    阿济格逃走的事情,也在陈望的意料的之中。

    “阿济格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