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夫君子之行 第六十六章,日落黄昏,天方夜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卷,夫君子之行 第六十六章,日落黄昏,天方夜谭 (第3/3页)

  一种是陌生不明,那些文字总会在他思考的时候,仿若被某种力量所驱使,在他的脑中变的无比细碎,如同山崩后惨留下的巨石碎片,根本看不到那座山原来的壮阔景致。

    而另一种则是熟悉相识,那些文字,和那道飘渺澄净的气息总会给白久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同冬燕春归,似乎他早就看过那些文字,似乎那道气息本就与他殊途同归。

    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给白久带来的则是诡异。

    今夜他再次闭眼思考,却依旧如此,那种熟悉与陌生并存的感觉缓缓而至,脑海中天书古奥的文字再次变的模糊不清。

    “然终有天道,为天地正理”

    “然,终有天道。”

    白久不明白所谓天书记载着这些话的意味是什么,但是他感觉到一种全所未有的寒冷和恐惧,尤其是当他想那所谓天道之时。他顿时惊醒了过来。

    他抬头向着天空望去,发现以是夜深,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又思考了很长时间。手中的纸张却已经不见了,潭水倒影着天空繁星,池中一片天地。月光从空中洒落,光影空明淡然,仿若落水,与池塘连接在了一起。

    唐陵之行,无比凶险。他遇到那位本应该早已消失人间的人,唐皇竟然还活着,唐门被囚禁,长生仙药?天道之血?那么伟大的存在?

    莫非天道并非一种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真的有意志的生命。

    白久越想越觉得浑身寒冷。

    他准备起身回山,方注意到池塘潭水中倒映着一个人影。

    就在看到那个苍老身影的一瞬间,一股暖流涌入了白久的身体,把心中的惘然与不安全部去除,寒冷的忌意逐渐融化,成为一坛春深池水。

    白久转过头来揉了揉眉头,走到湖边,对这那湖畔的身影跪下,然后重重的叩了个头。

    现在的他早已经明白老师不让他下山的原因。

    听着白久的叩头声,文圣没有回头,他看着一池秋水,也在看天上的繁星,缓缓说道:“冥界在九幽之下,仙界则位处九天,天书不存在三界,本应在混沌之间。”

    “无数年前玉璧流落人间,唐门奉先人之命世代镇守,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何,就连将唐门整个囚禁在唐陵中的唐皇也没弄懂其中的奥秘。”

    “直到你的出现,天书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人间。天地万物皆有众生相,天书所讲万物之理,天地正理为天道,然终有天道.......”文圣大人皱眉说道:“天道究竟是何物?”

    白久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文圣大人缓缓转身,被夜色笼罩的身影倒影在潭水中,容貌苍老,身影却突显高大。

    世人皆知竹山有凌门,当代儒家圣地便是那里。

    对于儒家当世圣人,世人对他的理解最多的便是大虞文圣,从圣之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见过他的容貌,想来也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事实文圣的容貌的确苍老,满头白发,皮肤干枯,只是给人的感觉没有丝毫的昏沉。那完全不与容貌成正比的气质,更是让人琢磨不透。

    “这片天空我看了很多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