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先发展还是先治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先发展还是先治理 (第2/3页)

渤海王取得了高丽之地,加上他一直没有中断移民的朝暮,据臣估算,渤海六郡,人口应该在**百万人,单算丁口也有一百五十万以上,可是渤海王的军队依然没有进攻之力,人数应该不超过十万人。这不是渤海王不想扩军,而是经济不允许。”

    “何以见得?”柴荣问。

    “皇上,渤海物价之高,导致出口的都是工业品,渤海每年还从各国进口粮食。渤海王拥有唯一的海军和海上捕捞船队,可是他几乎不大量出口鱼肉。有也很少,我们都是花了大价钱才从渤海王那里买回来的。也就是说渤海缺粮。”

    “我听说渤海老百姓人均消耗的粮食和肉食,堪比大家豪族,难道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渤海缺粮?”柴荣反驳道。

    “这也是一个原因。但是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大周的人口明面上为一千七八百万人,大约是渤海的两百,实际是要多一些,但是也多不了多少。可是只要按照臣对农业的调整,我们现在能够养活一百万以上的禁军。是渤海的十倍。而渤海王现在扩军都不能够。我们现在浇筑的火炮,单从铜铁产出就已经超出渤海数倍。渤海所造的战舰,八年时间只造了四艘。还有两艘已经在船厂快三年时间了,还没有下水。而渤海已经不制造铁甲船,所有的商船全部改成木质帆船。这说明渤海王不但缺粮。还缺铜铁。我们不要海上力量,在陆地上能够形成压到性的优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渤海王太年轻,他听从了那些学者的建议,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因为渤海有大周可以依靠,他只有打别人,而别人不能打他。而皇上,大周能够依靠谁?”

    柴荣坐正了身体。

    孙睿永舒了一口气,继续道:“臣的计策确实急功近利了一些,可是大周与渤海不同。渤海要完成统一大业,甚至要远征吐蕃、回鹘,重整汉唐雄风,这是最好的办法。我想渤海王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他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