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五章 渤海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五章 渤海报 (第2/3页)

  高继冲叹了口气道:“因为利益,世家需要把利益控制在自己手中,并且把它放到最大化,他们需要大量的玉米,并用它来控制粮食市场,酿酒市场。赚更加多的钱。用最简单的方法赚最多的钱。而姑姑刚才说的,就以为这需要非常多的技术和工具,需要非常大的投资,才能获得种植单一玉米的收益。所以我不认为世家们会听你的。”

    高凤笑了:“别人不听,你不能不听,你要不辨是非,你就是昏君。”

    高继冲连忙道:“姑姑,你骂我什么都好,蠢货。笨猪,蛮牛什么的,不能骂我昏君。昏君是骂皇上的。”

    众人都大笑。

    高继冲道:“这些道理,不能光我们知道。还需要传给学生,让学生们都清楚,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农业和其它地方的农业不同。不然老百姓不理解,就不会得到执行。所以各位先生。辛苦你们了。”

    高继冲给在场的老师们作揖。

    高继冲的这些言论,一般都会出现在渤海报上,不久就在乡镇的图书馆和书店出现。

    唐时的邸报是朝廷专门抄写文告的报纸。不过也有一些非官方编辑的“杂报”。唐到五代,因为纸张并不便宜,所以邸报和杂报都是抄写在布帛上的。就连杂报,也是在文人和官员中传递,老百姓那是很少见的,只能在城门口看抄写的文告。

    渤海从占领金德开始,地盘大了,所以就出现了纸张印刷的报纸。本来也应该叫做杂报,但是为了避嫌,既没有写邸报,也没有写杂报,干脆就叫做《渤海报》。报纸是总理府亲自编印,主编就是吴夏。

    除了《渤海报》,济州还有一个《济州商报》。这两份报纸一个主内,一个专门接受渤海以外的事情,以海外的见闻和奇事奇物为主。为了保持中立,济州商报没有认可政治议题。

    一份报纸在渤海境内不算贵,只有一个渤海币。但是因为汇率和渤海币的实际购买力的关系,一份报纸在渤海以外的地区,要七百文到一贯钱之多。寻常百姓是看不起的。这到也和大周一些地方编辑的杂报价格相当。

    至于真正的邸报,那是有钱你也看不到,那就等于官府文书。

    如此奇葩的汇率和物价,让渤海除了极少数奢侈品出口,现在是一个纯进口的地方了。商司自从奚常去世后,已经快要变为运输部和外贸部了。想与渤海做生意,需要与外贸做艰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