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滞留古镇 (第2/3页)
气候(风和水)的研究。当然实际上这些工作也是分不开的。
“森林会截留雨水,但是它也会让空气中的水分增加。所以渤海地区的水汽通量要高于其它地区。单单森林形成水汽其实还不足以带来降水。顶多就是雾和露水罢了,可是我们这里还好渤海和东海带来的水汽。所以寒潮到来,雨水就开始了。而森林减缓风速,滞缓了气候变化的时间。这就造成了夏季雨季时间延长,冬季的雨雪时间也有多。可是夏季不在那么炎热,而冬季也不那么寒冷的原因。”
陈陶笑道:“带来这些变化和现象的是水还是植被。也是我们在河流、湖泊设立保护区,而不是在两岸进行开垦。特别是低洼区。我们也不修河防,就是为了把水留在陆地上。万物无水不活啊。”
陈陶是从信州回来,听说高继冲被降水留在了崇信。所以特意跑来闲聊的。他与其它人不同,很享受生活,带了一些徒弟之后,也和高继冲一样各地乱跑。
高继冲点头:“其实辽河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植树时间并不长,在短时间取得这些效果还是很难得。我看见道路和沟渠两侧的林带还不成气候,再过几年也许还会好些。”
这些地方的树木都是人工栽种起来的。四五年的时间,能指望长到什么程度?
陈陶笑着说:“这其实还在于一个生和死的问题。与天道暗合。”
高继冲对这个说法感到了兴趣。
“万物有生就有死。生者吸收阳光雨露,死后变成营养,滋养下一代和其它物种。这个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在森林之中,如果没有人工干预。死去的树木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腐化,在腐化之前,它占用了生物生存的空间。这样我们上述的森林的机能就会降低。我们经常看到森林自从树木密密麻麻,都长不大,都长不高,有些因为得不到阳光而枯死,也站在那里。可是有了人的加入,这些枯死的树木会被砍伐掉,也会把过分密集的树木进行间伐。砍伐下来的树木要么我们用掉了,要么锯成短木,放在地面上,成为菌类生长根基。靠近地面,加上各种菌类的生长,树木的腐化速度加快。而让活着的树木长得更加好。整个森林始终处于最好的状态。这就是生和死的奥妙之处。没有死就没有生。”
“不错。”高继冲和王婉容都点头。
“生要长,死要短。这是林业管理的要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