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三章 渤海政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三章 渤海政论 (第2/3页)

库耗空,这还不算先生们的薪俸。大周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了。除了蒙学,渤海还把医馆也一样开到了村寨。”

    符彦卿笑道:“渤海王有仁人之心。”

    见到符彦卿还是没有察觉到意味着什么,一个御史道:“这个仁人之心是不错,但是都是要银子来办的。想不到渤海财力如此丰厚。”

    孙睿永叹了口气:“渤海控制着海上商路。霸占着海上捕捞业,这些年出口的海产品虽然有,但是数量不多。我说它们都花销到什么地方去了,原来在这上面。人的资质各有不同,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渤海王这是良莠不分,大好的资源白白浪费了。真正能到王府做事的能有几个?”

    李谷看了孙睿永一眼,虽然心里不太舒服孙睿永的态度。但是不得不说这有一定的道理。

    “渤海王还是太年轻了。”他叹了一口气。

    孙睿永笑道:“他的苦日子还在后面,不算育儿园。单单这八年的教育,实际上恐怕感觉到有负担是从今年起的吧。”

    李谷点头,这个孙睿永虽然德行不怎么样,才能却罕有匹敌。

    “这人口出生有一定的规律,最初渤海人少,渤海王吸收人口。一两年,还看不出来。但是到了四五年的时候,这到了婚育年纪的人口会快速增长。而且因为渤海人日子过得不错,渤海王还给教育补贴,人们也愿意生。曾经有个国家像渤海王这么干过。但是最后国家负担不起,教育质量也不高,最后不得不放弃,转向走精英教育。渤海王违犯市场规律,那沉重的负担只能他自己去背,早晚有背不动的那一天。”

    孙睿永说的是后世天朝,虽然是站在美国角度看问题,但是大体上也不错。

    “精英教育?”

    “对,也就是和我们的私塾,书院,府学,太学差不多。资质好的自然会脱颖而出,进入更加高的学府学习,资质差的各安天命。这是自然规律和市场。天赋人权,自然是有贵有贱。这就是渤海王政策的谬误之处。”

    众人都点头,只有李谷皱着眉头不说话。

    开封,李谷向柴荣汇报了在渤海所见。

    “各位御史,孙睿永都上书说渤海之政虽好,但是却不可行,徒耗国力。唯独李司空没有奏章,这是什么缘故?”柴荣笑着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