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八十章 人口瓶颈 (第1/3页)
渤海王到了东丹郡。
消息瞒不住,也没准备瞒。所以辽军开始向东丹运动,潜入东丹的细作明显增加。渤海师开始增援东丹,在平原上伏击小队入侵的辽军。而游骑兵师的出现,很明显不是为了伏击,而是为了出击和进攻。
这种态势不是说辽国与渤海的关系恶化,而是这是常态,战争并没有停止,只是双方都保持着低烈度的对抗。
渤海王在渤海郡,辽军没有什么想法,有想法也没用。渤海郡现在就像一个乌龟壳一样,森林和村落就像龟壳上的甲片一样,非常难以敲开。但是东丹不一样,东丹,平原上栽种的树木才没有长起来,村落也没有建设好,一些沟渠,道路都没有修建完。以前动辄数万人搞建设的情况现在很少见,因为地方大了,那些建设大军都安顿下来。
偌大的国土上,几百万人实在不算多。可以说稀少得要命。
东丹现在就是到处都是漏洞的筛子。
东丹政务院现在唯一在动工的是信州到黄龙府,黄龙府到长春州的直道和铁路基础。
高继冲从到铁岭后,就没有再看到向北的移民,因为移民已经大体上结束了。登州和莱州,甚至整个大周的人口潜力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没有人,移民实边的计划就做不到。
吴夏他们把主意打到了人口相对密集的晋国。但是晋国,就是现在清川江以北的地区,也还在对世家的打压和清洗,对老百姓的启蒙和扫盲过程中。
渤海郡的人,开拓精神和自强精神都非常强,这是因为这些人是从全国汇集过来的最优秀的人群。
登州和莱州,历来都是流放之地,又恰恰是齐鲁文明比较强盛的地方。这两个州稍加引导。就很快融入了渤海郡。但是再深入齐鲁,那就困难了,因为那是儒家的圣地。
晋国却完全不同,移民过来的新罗人,还处在农奴时代,而石重睿带过去的,都是旧皇朝的人,因循守旧,性格羸弱。当初就是渤海不想要的那一部分人。
晋国,一只军队在主帅被杀后。马上就变得毫无攻击力,任人屠杀都不会反抗,只会求饶免死,或者等着投降。当年一个契丹兵追着几百人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