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弄不懂的渤海 (第2/3页)
矿产品也下跌。渤海郡的出产更加贵了。
孙睿永有些看不懂渤海要干什么。渤海郡这是要完全不出口的节奏吗?难道渤海郡不想赚钱?
渤海出产的轴承,孙睿永已经用不起了,他催促那些世家尽快生产替代品。只是孙睿永感到似乎风评暗暗有了一些转变。其中一条就是说孙睿永利欲熏心,助纣为虐。这还不是老百姓这么说,是除了长沙府之外的所有人都这么说。孙睿永恍然大悟,这是皇上要避自己离开赵匡胤了。
很快,朝廷的任命书到了。调孙睿永道户部任户部侍郎。主户部铸币事务。
赵匡胤出乎意料地没有挽留他,而是恭恭敬敬地给他送行。
赵匡胤,也许有野心,但是此时,他对郭威和郭荣敬若天人,他想建功立业,但绝对没有称王称帝的心。他的心还没有膨胀到那么大。
孙睿永只好北上进京。负责监视孙睿永的人本想在此时干掉他,不过有人带着高继冲的密令阻止了行动。因为只要孙睿永不在赵匡胤身边,而陷入了吏部这个大酱缸里面。他还能有多少作为?敬梁等人认为孙睿永虽然有才,但是并不善于为官。他毫不掩饰官商重利,可是朝廷中,有清官重名。有谏官忠君,有的官重权,有的只是保身。唯独有商人气息的官员不受待见,毕竟那是儒家的天下。儒家认为商人重利。是最卑鄙,最不可信的人。
孙睿永没有靠山,脾气还不好。能保住命和位置就不错了。
他筹建的银行,真正的主角不是他,而是世家,其中还以王家为最大。世家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孙睿永相处了一个好法子,世家们当然会照着做。但是有没有孙睿永,对银行业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江南银行一如既往地支持赵匡胤,五个州的税收足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回报,傻子才不干呢。就如同高继冲在渤海给了一个科技的种子一样,一旦资本的种子点下去后,一定会生根发芽。
辽河河口,是一片滩涂和沼泽,七月,迎来了辽河平原的雨季,河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