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 尴尬的意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一十七章 尴尬的意外 (第1/3页)

    二月开始,随着海上运力的增加,登州与耽罗五个港口的建设加速。登州是因为气候原因,冬季较慢。耽罗是登州晚了很多,也远了很多,但是气候条件要好。耽罗是标准的火山岛,又处于高丽半岛的南端,是一个风口,所以石头多,风大,雨水多。老百姓生活艰苦,主要靠放牧和少量的农业种植,以及近海海产品为生。

    渤海王控制海域,耽罗可以说是安端的一个支点。即便是作为军港,这里也是必须要建设的。

    因为耽罗有直达登州,和渤海郡的商船,所以高丽与日本的商船都被截留到了这里,也就是商司把耽罗当成了一个对外的口岸来看待。所以来自登州,日本列国,高丽的商人都到了耽罗进行交易。

    不管是那个小国,都没有远航能力,尤其不敢过东海中间的雾海。以往都是沿着海岸辗转到登州。日本只能等冬天,顺着海流过来,而能到大陆的极少。现在只需要到耽罗,然后换乘商司的大型商船,就能够到大陆,自然蜂拥而至。

    不过几乎所有的商人都是利用耽罗跳到登州,然后向中原进发,那里的货物经济实惠。渤海王的商品,那是奢侈品。顺带一些就够了。

    渤海的出口在增加,因为毕竟体量在增加,但是速度并不快。不过进口增加却非常迅猛,这是因为娃娃币的汇率以及渤海商品对进口原材料高比值引起的。这相当于趴在别人身上吸血,中原大陆那是地方大,几百年的大家族财富多的惊人,不怕吸。但是晋国和高丽禁不住这样。特别是晋主石重睿还喜欢和渤海王比,因为他是皇帝,高丽王王昭名义上市对他称臣,而晋国的太后还在渤海郡。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直接导致石重睿在即位的第二年开始。征用民夫,按照京都的规格重修平壤城。而在修建的过程中,利用晋国出产的粮食和矿产换来了玻璃,黄铜等等商品,同时一些商人在晋国修建水泥厂,其设备也是从渤海购买。就不用说服装等等日用品。

    老百姓被刮的非常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形在晋国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类似的情形也在高丽发生。不过高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