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资源利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 资源利用 (第2/3页)

  孙睿永可没跟高继冲说这些,他只是阐述了一些理论。这么认为的是吴夏和施睿静。高继冲把这个观点栽到孙睿永身上。一方面是给吴夏他们留一点面子,另一方面,这确实符合孙睿永的理论。

    “千山冶炼的规模以我们的需要为准,不能过多。有些东西可以出口。但是凡属于消耗资源的产品。出口必须要严格控制,因为不管是玻璃,还是钢铁,还是铁甲船和枪支火炮。这些消耗的都是子孙后代的资源。不是说不出口,而是适可而止。或者依据进口原材料的多寡而定。有些属于奢侈品的价钱定多高都行。他们喜欢玻璃杯子就让他们喜欢,我还是喜欢木头杯子。玻璃的用处不在于做杯子,建筑、军事和科研上才是它应该用的地方。做杯子是一种愚蠢和奢侈。”

    “我也喜欢木头杯子,不过得好木料。茶水有特殊的香味。不过要想有好木料。就要保护好这些树木,不然以后就没了。”王婉容笑道。

    “玻璃和陶器。瓷器差不多。能够保留茶叶,酒的原味,和木头杯子是各有千秋吧。”吴夏笑道。

    “用什么做杯子都行,以前用铜和陶,其实也可以用钢铁啊。殷商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铜器盛极一时。不过那都是王公贵族才用。百姓能用葫芦做一个瓢就不过了。秦汉以后,铜器逐渐被陶瓷替代,因为陶瓷比铜器消耗小,老百姓也能够用上。现在的木器制作其实和工具的发展有关,我们的匠师做出来的车床能够把木器做得很薄。综合算起来,木器的消耗更加小,因为木材能够再生,用坏了能够降解。所以运用消耗更加小的用品是必然的趋势。”

    高继冲笑道:“这是因为我们对于资源的利用更加节约与合理。发展是针对整个环境和物种而言的,消耗越小,整体环境的进化越快,物种得以延续和进化,物产也会增多。反之,看看千山就知道了。”

    隶属于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