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北汉的革新 (第2/3页)
而正在此时,因为荆襄顺利合并,黄州和蕲州战事处于优势,逼迫南唐不得不议和。加上京城流言四起。说郭威父子掌重兵在外。一旦反叛,势不可挡。苏逢吉虽然和郭威等人不合,但是他是知道郭威不会反叛,至少现在不会反叛。可是他也很愿意限制一下郭威等人的权利。
所以就提出把给高继冲办婚事,同时同意以前郭威提出的沿袭荆南新政,把军政分开,南平王主政,但是不管军队。军队有枢密院和兵部直管的方案。只是,这个政策波及太广。现在天下初定,要是强行推行,那就是削藩啊。历代削藩镇不是逼得藩镇的叛乱,空耗国力?
苏逢吉就说,可以从这些藩王中挑选一些忠于朝廷的人试一下。比如高保融,高行周,符彦卿等人,这些人都是忠臣,可以一试。
眼见着一年就要过去,再不解决,京城就要大乱。
所以苏逢吉就主动请缨到荆襄来。
要说分权,苏逢吉的权利虽然被杨邠夺走了,可是并没有罢苏逢吉的官啊,很多文官还是以苏逢吉为首。杨邠这次捅了这么打一个篓子,而自己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件事,就有了发言权。再说高保融主管荆襄行政大权,正好可以想办法把高保融拉过来,自己说话也硬气一点。至于军队,就是他想插手,也没有办法。那是枢密院的事情,是郭威的权利。
本来苏逢吉还怕郭威会反对。没想到,到了河北的郭威上表同意了苏逢吉的提议,并提出以武卫军为军制改革的试点。把府兵制,彻底改成募兵制。挑选精锐士兵,组成直接由兵部和枢密院统领的军队。在荆襄废弃军队屯田制度,而由国库给军队发饷,保证士兵不再务农,而专心训练。兵在于精,不在于多。并提出,将各地精锐士兵抽调组成武卫军这样的禁卫军,除驻京师外,还分别到边地或冲要地方戍守,一二年轮换一次。轮换一次,这些士兵都在往来道路上进行训练,以习劳苦。以五十人为队,两队为都,五都为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营设“指挥”,是作战的基本单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