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四章 侠义之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四章 侠义之道 (第3/3页)

死。只是如果做到真人或者至人,能够比别人活得长一点。这个世上没有不死的人。什么才是真人和至人?先秦的典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先生说无非六个字,知天命,明天理。在我看来,就是多读书,多锻炼,多体悟。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神来拯救我们,我们只能靠自己。所以要把孩子们送到蒙学,给他们最好的食物,最好的笔墨纸张,锤炼他们的秉性,让他们来建设和保卫我们的国家。”

    高继冲随问随答,可以看出来,他的背后很多高明的先生。引用的都是先生说的话和书上的东西。

    蜀国的使者叫做王昭远,益州成都人,幼孤贫,曾经给一个僧人当童子。蜀主孟知祥见他聪明,才留在身边读书。他自认为自己够聪明,读遍了蜀国有的典籍,常常自比诸葛亮。

    但是他自问即便是现在,也做不到这个七岁的孩子这样应答自如。

    “不知道是谁再教这个孩子,把这个孩子教废了。实在可惜。”

    在他的身后是一个中年文士。

    王昭远就回头问:“这位先生如何说?”

    “为主上者,益教圣王之道。而教这个孩子的是侠义之道,仙侠之道。这岂是为人主的教法?”

    王昭远却摇头:“先生七岁能如此答辩吗?”

    “能答但不能辩。”

    “这孩子思路如此清晰,小的时候是养性情的时候,讲侠义之道未尝不可。现在他言必先生,但是稍微年长一点,就会有自己的体悟。所以此子前途无量。不能成为圣王,也可以成为学问大家。”

    中年文士看了他一眼。不说话,叹了口气离开。

    中年文士离开人群,没走几步,就被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拦住了,对方拱手道:“并州王溥见过徐仲雅徐先生。”

    徐仲雅暗暗一惊,王溥进士第一,天下文士少有没有听过他名字的。最关键的是他是北汉非常重要的一个官员,这个时候来荆南,就意味深长了。

    “见过王先生。”

    “再下听您评小公子,还请指教。”

    “刚才那个人应该是蜀国王昭远,他强辩尔。小孩子确实是养性情的时候,少时以侠义之道养之,长大了就很难再扭转过来。如果猜的不错,教他的应该是纯阳真人和白真人。真人言无仙佛可以,然这是凡世,凡世就必须敬尊长敬鬼神。人有高低贵贱,天理伦常。听小公子的意思皆否之。所聚皆轻侠之士,勇猛有余,其实难治。可以盛极一时,不可持久。比如李存勖,当年黑鸦军长歌而进,舍生忘死,所想披靡。但是起得快,亡得也快。”

    王溥点头,伸手请道:“徐先生所言有理,可不可以进一步说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