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郭荣来了 (第2/3页)
一种暗示和鼓励。何乐而不为?
而皇上又因为总算如意了一回,就颇为重视。李太后并不老,也不糊涂,她如何看不出来其中的弯弯绕绕?所以说的那些话都是表面的话,一方面告诫儿子不要太过分,朝政需要这些大臣,而且这些大臣至少在目前还没有反叛之心。
自己家的老爷子,郭荣很清楚,他只想国泰民安,不到万不得已,他更加愿意当一个良相,而不是一个皇帝。
“朱温代唐以来,每一任皇帝都是短命的,大大小小十多个国家,他们的王也是短命的。如果真可以,我愿意像冯道一样,成为稳定国家的一国之宰。你也是一样。国家已经颓废不堪,千头万绪,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即便是圣王想要整理清楚,恐怕也要耗费几十年阳寿,何况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这不是一个好皇帝能够办成的事情,需要一群能够办事的朝臣。我大汉这些年能够有所起色,就是因为史弘肇、杨邠、苏逢吉、王章和王峻这些大人在,就算私底下不合,但是从来没有在朝政上徇私情。所以大汉才有了一统中原,被抗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希望。”
由于郭荣是到了南部前线,任一方节度,虽然只是节度副使,但是那是要看高保融顺不顺服,如果不顺服,郭荣有着先斩后奏的权利。
所以郭威把郭荣召唤到身边这样告诫,就是怕他统一了荆襄之后起反心,导致国家再次陷入内乱,民不聊生。
皇上现在说对郭威没有戒心,那绝对是假话,但是李太后却认为郭威是唯一能够协调原本就不合的文武群臣,只要郭威不反,国家就乱不了。郭荣任左监门卫将军,掌诸门禁卫及门籍,每月送籍于引驾仗及监门卫,卫以帐报内门。凡朝参、奏事、待诏官及伞扇仪仗出入者,都需要他审核派哪些人,多少人。凡物货器用入宫者,都需要他来等级监督。左监门将军是掌管进,右监门将军是管出。
由于郭荣有经商管理物货,待人接物的经验,所以在这个位置上做起来得心应手。
当然最关键的是,李太后对他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一份放心。当然这也许是笼络郭威的手段。但是郭荣知道也许有笼络之心,但是对郭荣是真好,不是假的。郭荣出任荆襄节度副使,其实皇上是不同意的,郭家父子两人都在外面领兵,真反了怎么办?
但是一方面史弘肇太强势,根本就是先办了才知会一下皇上,文告也是皇上盖一下大印而已。另一方面,皇上现在已经成年,开始有了自己抓权的想法,君臣矛盾在激化。
李太后把郭荣找过去说:“承祐已长,君臣不谐,恐生祸端,我怕到时候保不住你。你能够出去为官也好。承祐毕竟年轻,长大一点,就会懂事一点。你父亲我不担心,只盼你要多体谅皇上。一国之君,一点权力也没有,也不太像话,你父亲回朝,朝中会有所好转,对外臣也有所压制。荆襄刚刚经过大疫,残破不堪,荆南不同别的节度,它曾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