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正宫闱 (第2/3页)
为乐。
真实的情况如何,还真需要过问一下,高保勖可能有些放纵,但是真放纵到传言的地步,看他平时的表现也还不至于。梁夫人和高保融说了几次这个十弟要有所收敛。高保融也说他这个弟弟,但是高保勖对这个三哥历来看不起,所以可能还起到了反效果。
高保勖的问题在不该收买王府侍女,放他进王府。现在出的事情还好发现得早,不然祸乱宫闱的名声,不管是高保勖,还是梁夫人自己都不好听。总脱不了管教不严的干系。
高家兄弟,高保融以下,其实年岁都差不多,大小相差几个月而已,但是只有高保勖和高保融是文献王已经过世的正室所生。相对于有几分傻气的高保融,聪明的高保勖很得文献王的欢心,进王府是很随便的事情。不过现在王府是梁夫人主事,总要注意这些事情,后宫男丁就不让进了。
梁夫人是武信王第一谋士梁震的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不过梁震认为唐朝的灭亡就是因为外戚当权,所以不允许两个弟弟从政,只是在家里耕读。梁震真实的想法梁氏很清楚,老父亲认为现在是乱世,而且还没有雄主出现,所以当权只能是取祸之道。
因为文献王高从诲经常跑到土州去请教,而傻儿子高保融总是跟着。高保融也许不是一个好国君,但是却是一个好丈夫。高保融为了追求梁氏,很长时间赖在土州,带着两个弟弟在土州务农种地。梁震后来被高保融的诚心打动了,何况高保融的本质很好,是高氏兄弟中最淳朴的一个。
“如果你做不了好国君,就要做一个好臣子,做好自己的本分,寻找一个靠得住的明主投靠,可以保你的富贵和平安。”
这是梁震在把梁氏嫁给高保融的时候说的。那时候,高保融的两个哥哥都还在,加上他人又不聪明,所以基本上没有继位的希望。高保融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在成亲后就被任命为司农,单独出来开府。荆、归、峡三个州到处跑,平易近人,老百姓都喜欢他。最难得的是,高保融对梁氏是一心一意,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想过娶妻妾。
高从海去世,南平国没有能够继承王位的人,高保融才搬进了南平王府。
虽然梁震不让梁氏干涉政务,但是保不住高保融做事情太迟缓,没有急智。他习惯什么事情都要去了解,去看看,去听别人的想法,然后才做判断。对于一个臣子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但是对于一个国君来说就不够,每天那么多事情,都要马上判断做决策,高保融的脑子实在转不过来。所以国家大部分的政事,包括奏折的批阅,高保融都是和梁氏一起做的。
说起来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