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10章 1811 大禹治水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10章 1811 大禹治水碑 (第2/3页)



    「***啊!」

    「是禹王书啊!」

    石碑翻过来的那一刻,其实我也看到了这块石碑的内容。

    我的震惊丝毫不比老刀少。

    不过堪堪一张a4纸大小的石碑上,刻着不过十一半个字。

    字体不同于任何大篆小篆,不属于任何甲骨金文,更和鸟虫篆书截然不同。

    这种字体倒不是独一无二。

    在神州另外一处地方也有!

    衡山。西岳麓山北峰。岣嵝峰。

    大禹治水岣嵝碑!

    和黄帝陵、炎帝陵并称神州三大民族瑰宝的大禹治水碑!

    衡山岣嵝碑也被叫做禹王治水碑。首次发现于南宋1212年。

    历朝历代,包括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都对禹王碑有过考证并做翻译。

    杨慎。

    就是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那个杨慎。

    没错。

    这块残缺石板上的文字,和禹王碑上的文字同出一源。

    早于甲骨金文!

    神州最古老的文字。

    大部分学者专家把这种文字叫做蝌蚪文。

    行里大师们则管他叫做禹王书,或者禹书。

    在高邮湖地界竟然发现了禹王书,也难怪大翰林的老刀大人会喜极而泣。

    抛开价值影响力不谈,任何专家能亲手挖出禹王书,那他就能名载史册光荣退休。

    如果能解开禹书文字的奥秘,那他就能直接封神。

    八个世纪以来,数不清的大师试图解密衡山岣嵝碑内容,都不被人认可

    。

    这块石碑的意义,非同小可。

    要破译未知文字,对比的参照文字自然是越多越好。

    衡山岣嵝碑共计七十七个字,加上这块石碑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