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0章 敌为强弩之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0章 敌为强弩之末 (第2/3页)

    作战第一阶段于12月开始展开,美国航空部队将全力轰击日军阵地,昼夜实行疲劳轰炸,同时轰击日军补给线。中国地面部队向南、东南部的日军展开反攻。

    作战第二阶段于1945年初开始,基于昆明中**队防守阵地非常坚固,陈纳德建议******把缅甸的远征军调回,魏德迈负责空运这些部队投入反攻,这样中**队在数量上就有了优势。当作战计划第一、二阶段实施后,于春季发起第三阶段作战。

    经中美空军联合打击,日本空军在1944年底,已成强弩之末。

    1945年初,第14航空队和中国空军开始战略大反攻。

    陈纳德组织了对日军主要基地武汉三次大空袭。这是第14航空队在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的空战,每次出动飞机多达100架以上,大空袭后仍继续展开数天的空袭,日军数十万吨补给在空中大部化为灰烬。从武汉到北平,从武汉到河内的铁路线被第14航空队彻底切断,日军142个火车头被炸毁,37座桥梁被炸掉,日军在中国境内的数十座重要工厂被炸毁。

    这年春天结束时,陈纳德第14航空队打死日军33,450人,击落日机512架,并轰炸了从上海到香港的雷达站、沿海防御工事、日军兵营、兵站等。在空战中,第14航空队竟没损失一架飞机。这简直就是奇迹!

    第14航空队对日军的空中大扫荡,使日军恐慌不已。此时,中国战区日军飞机只有三百余架,而第14航空队已达七百余架。日军根本无法与第14航空队匹敌。

    日本大本营为挽救其空军的惨败,企图借助于陆军从地面取胜,以占领中国空军基地。日军拼凑了六万地面部队,于1945年4月10日展开反扑,其进攻重点是芷江第14航空队前进基地。企图控制住第14航空队中部机场后,再控制重庆、昆明的门户――巫山要冲,向重庆进攻。

    中国地面部队迅速向芷江集结十万多兵力,数量上几乎是日军两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