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美国第14航空队 (第2/3页)
全权指挥。
在华盛顿“三叉戟“会议上,美、英、苏、中四强最终达成了重大协议:收复缅甸,恢复对华交通线,使中国成为太平洋地区的陆上主要反攻基地。
5月4日,陈纳德第14航空队,对越南日军补给线进行了第一次大袭击。
5月9日,陈纳德的重型轰炸机队,袭击了广州日军天河机场。
5月19日,鄂西会战开始,敌我双方都投入了大批空军助战:日本空军在汉口、荆门等地集中了第90、第45、第55、第16、第25、第33、第44战队,共有各型飞机248架;中美空军参战的有第4、第11、第1、第2大队和美国第14航空队,共有各式飞机165架。
开战当天,陈纳德令中国空军去攻击长江中的日本军舰,令第美国第14航空队,从成都基地去轰炸企图穿越三峡西进的日本地面部队。
5月25日,中国空军第4大队,轰炸了湖北长阳及宜昌一带日军。
5月27日,第1大队从温州起飞对日军进行了轰炸。
到5月底,中国空军装备的苏式飞机几乎损失殆尽。
中美空军频频出击,使日军地面攻势受挫;接二连三地对日军进攻部队,实施大规模强力轰炸,令日军闻风丧胆。大大提高了中**队的士气,在空军掩护下,中**队向日军凶猛反击,日军最后放弃了进攻计划。
6月6日,鄂西会战结束。
会战期间,中美空军共出战53次,对汉口、沙市、荆门、宜昌等地日军机场、前线阵地等主要目标战斗机出战达326架次,轰炸机出战80架次,击落日机41架,炸毁日机六架,炸毁炸沉日舰23艘,炸死日军数百人。更重要的是,中美空军开始出现空中优势的征兆。
6月中旬,重庆战区统帅部接受陈纳德建议:在印度卡拉奇成立战斗飞行训练中心,派中国空军第1、第3、第5三个大队,分两批赴训练中心受训,学习驾驶美制飞机,及其训练低空编队、轰炸、射击,战斗机与轰炸机协同作战等。并配备一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