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瞬息万变 (第2/3页)
盖回家的原因,所以在下半场开始后的,中场休息时被阿尔法吉尔刺激后的叙利亚球员们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侵略性。除了阿尔米达尼、谢马利和布斯马尔外,其他球员几乎都压过了半场,他们不惜体力的跑动、策应,利用每一次可以利用的机会发动进攻。
一直像被李航禁锢了的阿尔马瓦斯也像打了一针兴奋剂,他一改上半场的愁眉苦脸,开始频繁的跑动来要球、传球,就算李航依然利用身体优势来试图阻止他,但阿尔马瓦斯没有了抱怨,只是积极的利用每一次触球的机会,尽可能的传到具有威胁位置的队友脚下。
抱怨没有意义,除了带给自己坏情绪。
对方球员不是也处在队友们的逼迫下,难道不踢球了?
阿尔马瓦斯从曲经身上感觉到了警醒,他发现曲经整场比赛中都没有一丝急躁的情绪,就算米多和卡尔法同样对他进行了死缠烂打一样的侵扰,但这个中国队的13号球员自始至终的将注意力集中在皮球上,不仅很好的梳理了球队的进攻组织,而且在防守端还表现的兢兢业业。
同样都是球队的组织核心,为什么自己不能做到和他一样?
应该说,中国队的实力和叙利亚队本来就旗鼓相当,除去在西甲联赛中打磨过的曲经在实力上更胜一筹外,其他球员的实力,大概都处在伯仲之间。
球员在球场上的表现无非取决于两点,一是态度,二是意识,像阿尔马瓦斯这种在同龄人中技术出众的球员一旦“开窍”,或者说被刺激后,表现就与上半场有了明显改观。
既然无法和李航进行硬碰硬的身体对抗,那就让自己传接球变的更聪明。
在这一点上,技术相对粗糙的李航有些吃亏,他没有很快意识到阿尔马瓦斯的转变,等冷静下来的阿尔马瓦斯开始利用控球不断变换节奏时,李航对他的防守优势也荡然无存。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队后防线上。
之所以上半场对叙利亚队防守成功,就在于叙利亚的球员们投入的兵力不够,除了阿尔马瓦斯、赫里宾和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