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 2-40,雪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卷二 2-40,雪花 (第3/3页)

地表拉就完了。

    02号:“这个要是也被人提前布置在近地轨道上,新的禁空态势就成型了吧?”

    何尚卿:“只要是对清道夫有效的,滥用与否我们不用管它。说不定这次我们又赶上同步官宣呢。”

    02号:“这次再被抓去谈话,记得说戴罪立功。”

    何尚卿:“你就不能盼我点好?”

    ————————

    ——————

    国联空间站。

    方琼:“我们得到最新通知,再次出现针对近地轨道的军事行动,空间站就要迫降了。”

    人偶公屏直接就炸锅了。

    迫降了,大家就要失去这个看宇宙的前排特等席了。

    更多的人在问保留大家日志的黑匣子多久之后会重新上线。

    还有人更绝,希望方琼不要提前带着黑匣子走,留着让它们记录下来迫降全程。

    这种人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方琼:“我军会确保在平流层上拦截残骸,不发生撞击地面的破坏力就不会损伤服务器。”

    公屏上的七嘴八舌仍旧在继续,方琼的消息一瞬间就失去了话题中心的地位。

    ……

    吴顺利:“所有空间站都没有受袭,这一点怎么就没人来给个解释?”

    乔淑姝:“所有吗?”

    吴顺利:“应该是,只把无人航天器给打下去了。”

    放生池:“地面的卫星通讯也没有受损,民用通讯卫星也都没事。”

    乔淑姝:“按照最初地球生命力禁空的意图,限制地表文明的发展意向很明确,现在又没有对通讯卫星和空间站下手,不合理啊。”

    吴顺利:“如果,留下来的都是战略需要呢?”

    乔淑姝:“留下通讯卫星……嗯……是为了让全球的所有人保持耳目畅通?”

    吴顺利:“留下我们,可能就是让我们成为什么更重要的角色。”

    乔淑姝:“如果下一次同步的节点服务器送下去了,当场我们就被打下去了,那就说明留在地面上的我们才是有战略价值的那个。”

    放生池:“被你说中的可能性很大。”

    吴顺利:“这些事你一点头绪都没有吗?”

    放生池:“有,但是不能告诉你们。”

    乔淑姝:“那我们玩点头没有摇头有的游戏怎么样?”

    放生池:“我没头。”

    乔淑姝:“……”

    吴顺利:“好了,别总让0号陷入失去人身自由的风险里不自知,真被关起来了多冤枉。”

    乔淑姝:“你是不是猜到什么了?”

    吴顺利:“我要真的猜到什么我肯定申请以后都不同步了。”

    乔淑姝和吴顺利的对话走向,在很多个人偶间的私屏上都出现过。

    不完全相同,但是都有放生池介入。

    方琼曾经问过放生池,为什么要这样?

    方琼自然指的是不用数据流交谈。

    放生池给出的回答也很简单:“不能让同步回去的记忆出现时间流速的错觉。”

    数据流的交谈,七八个小时的你一言我一语,一两秒就完成了,虽然说可以改写日志,但是节点服务器中产生的数据可以堆出自然人几千倍的积累量。

    过了一天,多了几十年的交流记忆?

    这种记忆对同步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方琼:“所以你跟他们对话,其实是在跟0号交流?”

    放生池:“没错。”

    方琼:“被你这么一说,我对自己没有进入第三服务器更怨念了。”

    放生池:“你们到了火星登陆的时候,就跟他们一样了。”

    方琼:“说的也是。”

    不过方琼仍旧是心中对第三服务器各种有想法。

    作为精英中的精英,方琼一定是最不愿意浪费时间的那种人。

    所以,方琼的数字人格在第一服务器一遍遍的刷新通关时间,完美错过了第三服务器的晋升要求。

    当然,现在所有知情0号的数字人格都知道了第三服务器的晋升标准,但是第三服务器已经停业了。

    此时,方琼面前的所有人偶,就是第三服务器的全部出线选手,以后可能都不会有了。

    这种身份是非常独特的。

    只有眼前的这批人,他们的人格在最初成形的基础框架中,包含了对时间的特殊观念。

    成长中一次次成功和一次次否定促成了这个结果。

    ————————

    ——————

    海镜基地的一楼,所有人已经分做三组开始设计这个小生态圈了。

    为进化来设计环境,却被导向人口少于百人出局的结果。

    也就是说,通过系统内模拟的成果是有的,但是并没有公布出来。

    周梓涵提供的底线很可能是经过系统模拟被认证为有效的。

    这就成为了大家解谜的一个方向。

    如何把之前系统模拟出来的最佳结果推导出来,反而成了眼下最多人关注的点。

    ……

    乔淑姝本人此时就在第三间房间中,和一群跟她很熟悉的人一起设计这个房间中的一切。

    第一房间通通是选择复盘系统模拟结果的人。

    也就是把周梓涵提供的底线标准结合土地环境进行逆向推导,把模拟过的否定因素都列出来。

    第二、三房间是选择依照周梓涵提供的条框,从头设计完美方案。

    二者都是围绕着一个结果开展工作,前者倾向直接探索规则的正确与否,毕竟规则也都是人定的。

    后者却选择无视之前规则订立的初衷,直接在现有的基础上步步推导,踩着证实的每一格砖向上走。

    两个方向是所有人一起公投出来的。

    前者是防止后者推导钻进系统模拟过的死胡同,后者确保每一个正确的碎片都能尽快被拼凑出来。

    按照难度,后者需要更多的人力进行推进。

    吴顺利自然而然地在第一房间,乔淑姝则来到了第三房间。

    ……

    1、独居/夫妻双卧室设计;

    2、起居生活中的单程必须动用全部肌肉;

    3、不准淋浴、盆浴、游泳,只准使用泡泡沙清洁身体;

    4、语言必须过滤,通过双方数字人格审核后传递;

    5、限制进食总量,减少消化液分泌;

    6、精力预警一旦触发,将原地限制行动,如抵抗将增加负重;

    7、每日必须有攻击性肢体运动量;

    8、每天只有1小时与数字人格主动沟通机会,只能用于改造事宜;

    9、娱乐活动不得激发性需求;

    10、不允许卸甲私斗。

    周梓涵提出的要求还有一些额外的条件。

    第一个就是外骨骼的必须穿戴。

    第二个是土壤必须纳入环境条件中。

    第三个是不得居住于地表5米以下。

    这个第三条只能打一个问号了,毕竟海镜基地的一楼就这么大,要是在真实的地面上进行模拟,自然不会有这一点。

    不过,单就穴居的最知名的缺点就已经包含了白化和视力退化这两点了。

    虽然视力的退化可以极大降低人的寿命消耗,但是作为在地表进化了几万年的物种,缺乏光照一定是陌生进化方向。

    虽说天灾的时候,逃过灭亡的一定是靠着某种穴居的环境,但也只能列入万万选后的备选了。

    毕竟以现在的科技实力,如果出现不是当场灭种的天灾就不会出现灾后环境恶劣逼出一个种族灭绝来。

    从周梓涵提供的底线范畴来看,不光人类的社会性被针对了,生存必须的水和食物都被要求量化限制了,也就只剩下空气没有被设置标准了。

    ……

    乔淑姝对这些底线有自己的看法。

    周梓涵对人类社会性的约束意向十分的明确,但是在人类的历史上,和平克服社会性的案例比比皆是。

    眼下要做的,其实是要设计一种全新的供需关系,在一开始就让填空的人自行参与,并习以为常。

    人类社会,总有人会体会到种群危机,积极的去应对。

    也总有人会对后代福祉毫不在意,这种事情都是无法通过供需关系实现的,靠的需要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同步。

    生存物资丰富、充沛,但是要按照进化要求限量供应;

    生活流程要求强制执行标准运动量及运动标准;

    加上保持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剩下的应该是制度和文化的设计。

    乔淑姝随手画出了一个鱼刺的图形,并叫06号来看。

    06号看了图形,随手就还给了乔淑姝一个雪花的图形。

    物资供给中枢,外加独户甬道。

    想活着就要走一段匹配自己身体负担的路程去领取食物。

    每个人都会依照自身骨架的大小获得每日特定分量的食物。

    不按照体重分配,只按照内脏的份量分配。

    肌肉份量过重的或者脂肪份量过重的,必须自己想办法调整,否则食物就会不够一天消耗。

    而且还可以在路上设计全身肌肉联动姿势才能通过的地貌,实现周梓涵的要求。

    只要在居所中的卧室里有梦印机,夜间准时上床睡觉就不是问题。

    反而是需要限时使用梦印机,否则某些瘾君子直接猝死在家里也是说不定的,至少也会神经疾病缠身吧。

    一夫一妻制的独立空间已经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社会性模式了。

    ……

    就在乔淑姝和06号进行着单主线推衍的同时,二人的雪花已经投射到了每个人的面前。

    实时同步下,各种社会性设施设计被添加了进来,有的点缀在雪花上,有的在雪花中心区域,还有的竟然在雪花的上空完整覆盖。

    短短几十分钟,一幢六棱形的通天塔出现在了每个人的面前。

    初期的框架设计完成了。

    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工作,磨细节。

    ……

    第一房间负责逆推系统模拟结果的人们也都看到了另一队人的成果。

    两组模型也快速的被融合着。

    没有人在此时在意这种事情推进期间功劳归于谁。

    有数字人格陪同下的推进速度根本就不给人驻足等候、感慨的机会。

    每个自然人都被卷入了同一个推进方向,无一例外。

    有数字人格的响应速度做协调,自然人跟上进度也不存在困难。

    如果有意识的进行统计,会发现推衍流程由数字人格完成,大小节点的选择由自然人参与。

    很快,一个小时的限额用光了。

    吴顺利:“或许,这才是我们在海镜基地的任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