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入场 1-3,民俗学者乔淑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卷一,入场 1-3,民俗学者乔淑姝 (第1/3页)

    1.3,乔淑姝的民俗学者身份

    乔淑姝的着装很有意思,并非是款式如何,而是层次。

    不论乔淑姝的服装怎么搭配,外出都是过膝盖的长袍或风衣,加一双到膝的靴子。

    靴子短袍子就长,不论怎么穿搭这个特征都不会改变。

    这是乔淑姝自己发现的,中国历朝历代的官方礼制服装都吻合两个特征,一个是领抵耳,一个是袍及靴。

    就是说户外穿的衣服,衣领始终是到耳朵甚至超过耳朵,而袍子的下摆一定会覆盖靴筒口。

    其他的服装材质、色彩、装饰、工艺之类的,都是一些美学的演绎,多不胜数,核心就是领抵耳、袍及靴这两点。

    这一切都来自乔淑姝看过的一本书,书中有一副插画,画的是一副人物图。

    图中的人双手抱圆,双膝微弯,穿了一身那个朝代来说十分新潮的改良汉族服装,人形上还隐约画了一副城郭图。

    很明显,这张插图在描述人体服饰的设计需求至少要满足城郭的标准。

    视人体为城池,并不是在描述人体内器官的功能,反而是在描述层次本身。

    乔淑姝随后找寻了许多的古籍资料中的内容来佐证,这着实消耗了她很多的时间。

    最终,从不同时代的资料中,乔淑姝抽离出来一个接近完整的理念。

    古代人依靠服装设计、村落布局、房屋设计预防了超过50%的现代疾病,如果这是真的,乔淑姝很疑惑,为什么自己从小到大穿戴、居住的都不是这么回事。

    民俗是古代君主的统治工具之一。

    民俗是古代君主用来提升国土内人口数量、质量、平均寿命的有效工具。

    民俗是古代君主制度中“礼制”的基石。

    一方水土对人的摧残形式不同,民俗负责教会国民如何应对这些摧残。

    平原、丘陵、山区、盆地、高原、草原、临河、临江、临湖、临海、林内、林外,这些地形都代表着不同的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变化规则。

    古代君主的直辖礼制部门就会负责设计国土内不同地区的官方礼制及对应民俗,认同和官方礼制呼应的民俗,打压、封杀不合标准的民俗。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了空气流动、温度提高、气压的降低会让汗腺释出更多的人体内物质,过快的气流速度还会让汗腺中的神经组织受损。

    而汗腺能释出的体内物质都是来自血液,而血液中的营养成分都需要所有内脏器官合作加工而成,被加速释出的物质就代表着更大的内脏工作量,也就代表着提前到来的器官衰老。

    例如一支在盆地生存繁衍的村落,合法搬迁到了临湖丘陵地区落户生活,官方的礼制官员就会干涉他们的民俗,让他们不会被当地的水土折损身体素质、新生儿的生存率也不会降低、年长的人也不会早早失去劳动能力成为村落的拖累,还会让听从礼制规范和民俗的老人活得更久,帮助君主多多教化自己的子民。

    如果这个村落是一姓村落,有着几百年的民俗传承,而地方的礼制官员也没有强硬的去干涉,那他们就面临着被这一方水土处处针对的下场。

    新生儿的生存率下降,会被乡民视作诅咒、恶业恶果,就会出现村落内的歧视、霸凌、伤害,进而滋生全新的神学体系。

    这也是一些大宗教的神学在迁徙信徒的新地址上,往往会变化为恶神、惩恶之神的主要原因。

    研究过程就是一种信念的强化过程,越深入的了解,乔淑姝越相信自己的发现。

    在古代,能通过文字流传下来的专项人才风毛菱角,基本上能翻阅到的个个都是全才。

    可没有哪个名人的言论和事迹记录与这些有关,犹疑了很久,一个十分不像答案的结论出现在乔淑姝的小脑瓜里。

    有可能颠覆王权天授的文字内容不会被记录在正统史料当中。

    古代的君主都是以天子自居,而民俗当中诸多规矩都会被列入神怪的意志。

    即便有针对这些规矩的文字,也一定不会在官家的监管下流传开来,更不用提改朝换代时会被新朝留用了。

    无神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会被列为禁区。

    很快,一些宗教书籍被乔淑姝列入了研究范畴,大量保留下来或消失后的民俗都能在宗教书籍中找到相似的记录,有一些记录所描述的内容相似度十分的高。

    庞杂的民俗体系传承方式中,代代口耳相传是其重要的形式,而神学就是每一代的民俗设计者除礼乐科学之外最精通的学识。

    亲眼看看信徒的生活状态,就被乔淑姝列入了自己的愿望单中。

    ……

    乔淑姝会去帮周梓涵募集志愿者,在她自己看来就是一次好心好意换来的麻烦事。

    周梓涵在学生食堂贴海报的时候,乔淑姝帮她捡了海报,然后还帮她扶了海报,然后还帮她贴了第2、3、4、5、6张海报。

    当然,这些忙都是在周梓涵热情的要求下,让乔淑姝一不小心就帮忙帮到了底。

    末了,乔淑姝慌乱中报了自己的名字,这才能从周梓涵的热情中抽身。

    结果,乔淑姝就这样被介绍给周梓涵做了助手。

    不过,这一切都称不上糟糕,相处下来,乔淑姝甚至觉得周梓涵十分的对自己的脾气。

    熟悉之后,很巧合的一次机会,乔淑姝跟周梓涵聊到了自己的发现。

    周梓涵自然是知道乔淑姝在学校中除了机器人学院这一个家之外还占了民俗学院的一个坑。

    不过听说了乔淑姝的愿望单之后,周梓涵还是泼了点冷水给她:“原汁原味的信徒生活?能随便让你看的那些地方都不太适合女孩子一个人去吧?”

    乔淑姝很冷静,轻轻松松一句话让周梓涵哑口无言:“一两个男生不是我的对手。”

    这部分情况在学校里面的记录中肯定是没有的,周梓涵自然就不清楚乔淑姝的底气具体在哪种格斗技术上。

    从乔淑姝的口气里,周梓涵听出的是“既成事实”的平淡,这种平淡的口吻让周梓涵产生了一种自己应该深信不疑的错觉。

    告知暑假有假期打工的时候,周梓涵本来并不抱有希望,但乔淑姝竟然接下了。

    这时候周梓涵才知道,乔淑姝的旅行计划并没有打算从生活费里面扣,她要完全花销自己赚来的钱。

    在如今的大学里,这样的孩子并不少,周梓涵也很理解。

    这才有了临近开学乔淑姝才出发去了西南佛国的事。

    ……

    作为一个曾经问乔淑姝借钱出去花天酒地的人,周梓涵并没有一次就学乖,之后一有机会她仍旧会伸手借钱。

    但,周梓涵的形象并未因此就受影响,她借钱时惯用的一句话让乔淑姝都很是认同:“我借来,再还你,咱俩就是两份交情沉淀下来了,没有比借钱积累感情更快的方法了”。

    可能正是周梓涵这种我行我素、完全不被身边人的看法所影响的状态,形成了一种让乔淑姝产生共鸣的同理心。

    她自小就十分认可这种“自我中心”姿态。

    长大后的乔淑姝自然知道这是一种频繁地自我修正习行导致的个人高密度气场,简单的外部特征就是拥有对他人影响免疫力极高的心理防线。

    作为一个学生,乔淑姝很清楚自己在周梓涵身上看到的都是些什么。

    喜好旁观,周梓涵对旁观地喜好程度堪称病态,却又很合理。

    只有习惯旁观的人,才能无视对错观察到细节,试想一个对自己都能狠辣到自我修正到习惯的人,观察别人的眼神是什么样的。

    自然都是看着人的时候眯缝着眼睛像笑脸一样。

    冷漠这种词已经不足以形容周梓涵的旁观姿态了,她会主动制造尴尬级别以上的突发事件,用来自己观察。

    这种习行的外显姿态,正是看上去好像神经大条、心直口快,俗称缺心眼。

    可能这只是周梓涵的个人兴趣爱好,但是却启发了乔淑姝。

    所有正在恶作剧的人,都应该是更加优质的观察对象。

    所有喜欢恶作剧的人,应该都是稳定的可观察对象。

    周梓涵在暑假一开始的时候,就经常不在,可以说暑假期间所有被介绍来的志愿者,都是由乔淑姝独自接待的。

    乔淑姝问她的时候,就被告知周梓涵自己在辛苦的跑关系,为的就是能有更有份量的人来做志愿者,真的是很辛苦。

    虽说周梓涵抱怨辛苦的时候,口气和承认自己在花天酒地时一般无二,可每天来的人数不能作假,的确是很多。

    ……

    站在904门口,乔淑姝有点不知所措。

    原本应该等在这里懒洋洋看着自己站在门口的那张脸,并没有在预想的地方。

    乔淑姝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推开了905的门,空气中竟还有一丝熟悉的味道,是每次涂抹在志愿者后背的凝胶的味道。

    好像只有这一丝味道能够将乔淑姝拉回现实,优先思考人去屋空现实下的问题。

    首先,乔淑姝脑子里冒出的是“什么时候搬走的?”

    这个问号冒出来的一瞬间,就被乔淑姝自己打散了,自己离开的时间不足十天,这个答案肯定就是这其中的一天,换。

    第二个问号就是“为什么要搬走?”

    没有答案,紧接着第三个问号“为什么没有通知自己?”

    这个可以去问发信息介绍自己来的张老师。

    第四个问号“搬去哪里了?”

    没有答案,可以一起问一下张老师。

    接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这样,都需要一一询问张老师。

    ……

    乔淑姝翻出张老师通知自己校内假期打工信息的短信后,到她打通张老师的电话,已经是夜里了。

    张老师:“哪位?”

    乔淑姝:“乔淑姝,张老师晚上好。”

    张老师:“哦,乔淑姝啊,已经回来了?”

    乔淑姝:“是的,今天上午到的。”

    张老师:“辛苦了辛苦了,听说你这次跑的很远啊。”

    乔淑姝:“还好,张老师,我就是想问一下周老师的事……”

    张老师这次回答的很快:“哦,周老师让我转达她的歉意,这次离开的比较突然,接下来会有一长段时间不能联系你了,让你自己好好的看书,不过她还说了,不会的留下来一起问她……”

    乔淑姝:“……”

    张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之后张老师应该是代表周梓涵对乔淑姝好一通嘘寒问暖,还表示以后经常会关照她,好像周梓涵拜托了张老师一些奇怪的事情。

    乔淑姝挂掉电话时,已经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