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合作开厂(下) (第2/3页)
黄芪种植来说,一年五百吨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惠及一千五百多亩种植面积。按照每户人家种植一亩多地计算,就能够帮助一千多户人家脱贫致富呢。」
甘望宗见他说得有理有据,不禁高兴道:「那每家能有多少收入呢?」
耿文扬继续计算道:「我二姨说过,从老百姓手里收上来的鲜黄芪大概五块钱一斤。一亩地能产个一千五六百斤,老百姓能赚上个六千左右吧。」
「黄芪可是要种上三年才能收获的。」甘望宗道:「山上的老百姓穷怕了,没耐心等那么长时间的。」
耿文扬登时愕然无语。他对中药材的了解仅限于甘茹刚刚告诉他的那些知识,至于其他中药材则一无所知。
甘望宗沉吟道:「黄芪虽然收益高,但是等待的时间太长。不如种丹参,来年就可以收获。金银花和薄荷也行,当年就能有收益。」
他叹息道:「老百姓只有看到货真价实的金钱回报才肯干的,我看就先让他们种时效快的金银花和薄荷吧,等有了一定的实力和耐心后再种丹参和黄芪。」
甘望宗不但在医术上造诣极高,对人性和人心看得更为透彻。
他接着又道:「山上还不少野生的皂角树、银杏树和其他药材,你们也可以一并收购。只要让老百姓看到劳动能换来收获的希望,我想他们会主动忙活起来的。」
耿文扬诺诺答应着,心里暗道:「看来姥爷早已经把整个海西山区转遍摸透
了,人家才是真正的神医大家!」
趁着甘望宗在场,下午的时候,耿文扬跟甘茹当着他的面细细商量了一下合作事宜。
双方约定共同出资五百万元作为海西扬茹药材有限公司股本资金,其中耿文扬占股百分之六十,甘茹占股百分之二十,甘若兰占股百分之二十。
甘若兰占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是甘望宗特别提出来的,直言这个钱由他来出。耿文扬且能占老头的便宜,当下主动表态道:「兰兰的股份我来出,姥爷您就别操心了。」
甘若兰却明白姥爷的深谋远虑,心道:「我姥爷还是不太相信文扬能够对我从一而终。他是担心文扬这么有钱,将来万一招惹来别的女人让我吃了亏。」
甘望宗向来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