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章 (第3/3页)

试。怎么办?县令道:一定要查处他的住所,请也要请到府上,他可是难得的人才,别人不清楚,我们要广招贤士,以备不时之需。如何办,你去处理。衡山老王心想,他手指的功夫可谓不是一般,一定要以礼相待,切不可动粗。否则吃不了兜着走,就麻烦了。心想着边走去树林外的何家。

    被病痛折磨的阿生翻来覆去,躺了许久也不见好,突然阿生想吃些糖果,阿生下床去厨子里寻找,突然发现盛糖果的一个大罐子上面顶了一个盘子,阿生撇下盘子,伸手到罐子里找糖果吃,吃完后,阿生仍想吃,干脆就把罐子放在床边,边吃便寻思:味道不错,可是这么好吃的糖果到今天才发现,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吃呢。

    衡山老王以县令交代的事情,自称县衙人士拜访阿生,阿生一人独自享用糖果,见有人进来,忙令衡山老王坐下,细听县衙有何吩咐。老王见阿生后道:我们似乎在树林里见过,哈哈,你也许贵人多忘事,忘记了。阿生本来不舒服,见他如此说话,只好点头,诚实的点头。老王环顾屋内四周,见一个大罐子,好似是青花瓷,老王眨了眨眼睛,回过头,发现地上的盘子不是祖冲盘又是什么,老王灵机一动,道:小兄弟生活很自在啊,这个罐子很好,我这次来呢,是告诉你,你已经被县令大人招录为本届衙门的新人了。阿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阿生何德何能让县令大人如此关照,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请尽快到衙门报道。阿生起身谢过老王。老王瞄了一眼地上的盘子,走出屋外,突然又返回,阿生这个盘子我很喜欢,可否定价卖给老王我。阿生只当是盛糖果的破盘子,既然老王你喜欢,拿去好了。老王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放下一定银子抱盘而去。老王知道这事情已成,回去只有领赏,没想到事半功倍,真是令人笑逐颜开。宝贝和人才兼得,令老王万万没有想到。

    胡县令知道实情马上告知嵩山三少,嵩山三少领取盘子,只见,此盘灼身一盘紫色,共有两条紫龙刻于周边,全身白色,盘底篆刻祖冲盘三个大字。至于祖冲盘的来历及用法,如何能够达到冲渊所需要的价值,这里没有一个人知道,能够说清楚,唯一不足之处就是盘子的边缘被抹零了一角,显得有些不完整。没想到才来七日,便拿到了祖冲盘,我们现在仅剩下回去复命了。

    衡山老王早已命飞鸽传书于冲渊道长,报告了好消息。

    阿生正式成为县衙卫士之一,起早贪黑的努力工作,早晨天色微亮,鸡未打鸣,阿生便到衙内打扫卫生,这个习惯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培养的,只是自己喜欢这份工作而致,还是由于从小培养的,院落,台阶,大厅及客厅,角落一一打扫,随后而到的其他人员看到每天卫生良好的结果,有表扬也有暗地里的讥讽,我们来这里是有大才,谁像阿生那样天天不是打扫就是擦窗,要不然就是打扫厕所,哪里有一点衙内侍卫的风范,我们可不能向他学习,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且不能任着自己的性子胡来。就是打扫也要分清楚时间和地点,盲目的乱搞不成体统。阿生也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但是阿生拿起扫帚就停不下手,简直可以用爱不释手来解释,可是不管其他人如何劝解,阿生就是不听,不停的打扫,生怕那个地方不卫生,虽然每天都会有许多纸屑,尘土等杂物到来,他总是告诫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一天外面阴沉,若有似无的雨滴渐渐洒落,别人都提前回到了家,以为衙内没有什么事情,可是阿生偏又将多人留下的泥土雨滴脚印一一打扫,直至干净。可是,这时,衡山老王坐到台阶上,面露微笑,你手指上的功夫能否给我们有时间的时候,表演一番,让我们欣赏一下。阿生此时想起,那日用手指弹射到自己面庞是的情景,阿生啊的一声,说道好吧,等有时间的时候。老王面露微笑一直没有停,我的鸟儿都让你打怕了,一到中午十分就不肯飞翔了,我训练鸟儿几十年的时光,可是你那一指只打的鸟儿似乎都飞不高了。阿生无可奈何的笑了笑。阿生想这道号的人物确实存在,但是不知到底那个蒙面的弹射小童到底是谁,看似身高体形可能和我年龄相仿,咋想起来就一肚子气,直觉让阿生非常难受,阿生提起扫帚接上几滴雨滴,转身挥洒一击,雨滴碰撞到墙壁敲起了高低不同的音乐节奏,像是敲起了几声晚钟的声音,沉闷而又富有情谊,阿生也不可以了解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咣咣滚滚几声响动,扫帚一棍到门后,老王站起身子站到:好好,好一招滴水之音,让我另眼相看,平日里总不要打扫,多刷几套拳法及掌力,令大家都见识一下吗,没事总是和扫帚过不去。难道在衙内当值都像你一样,那我们还不都转行了?在清洁卫生了呀?我们就是没事时就在一起说说笑笑,没事的,你别一来就给大家当楷模,劳动模范啊。阿生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只能连声说道:记住了,以后多喝大家交流,有酒一起喝,有事一起干。老王道:对,这样才像衙内啊,一定要有衙内的样子啊。此时,雨下大了,可是没有雨具,如何回的了家啊,这时忽然一女子撑着一把雨伞,进入衙内大门,原来是青儿。略微一笑,两人撑伞共同消失在茫茫的雨雾里。

    老王磨叨:想不到阿生这小子的棍法也有独到之处,只可惜阿生这孩子还有些生疏,不能随波逐流,相信过些日子会好些。老王想:若是能从中学到一招半式,呵呵,——。叶一飞也不可能从这里走掉,说的不错,胡县令从后堂出来,直接话音,叶一飞和这个阿生有些如似,想当年叶一飞藏在这里每日以泪洗面,干活扫地却不少,最后年纪终究困扰了他一辈子,一生未娶,半生操劳,到头来还逍遥在世吗?衡山老王摇头道:很难说,他的年龄皆在你我之上,以他的性格,至少每日一斤酒,语出狂躁,谁人能管得了,谁人做到得到啊。我倒挺看好这个小子的,他的棍法颇有华山派的风姿,只是他的棍法不知练到多少年了。老王道:那天打飞信鸽的弹指也是他,树洞就是他留下的,否则,也不可能找到他的住处。看来和这个阿生还是有缘啊。有机会举行武术比赛,让大家瞧瞧我们尚武的精神,也可以宣传一下这个我们的能力。老王笑道:如果他们之中取胜者就封为班头,副班头,定期举行比试,以扩大我们的影响力。只是那祖冲盘送达后,会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冲渊道长是武术界的璀璨明星,它总有办法利用祖冲盘的威力,发挥到一定的极致,听人说,祖冲盘好似混沌初开始留下的,如果能够控制它的灵性,它的威力很少有人能够战胜。衡山老王笑:若果真如此,就能明白冲渊道长此行不凡,能够将中原武林武术发扬光大,前途无可限量。县令道:你说的不错,很少有人能够修炼到如此境界,学识渊博,武功卓绝,机智英明,海量神武,这几项汇聚一人,是难能可贵,居要位就是为了能够为武林多做一些事情,等到功成名就,将武术发扬光大,造福武林,此等大业之举除了他还能有谁能够完成。若是天下无敌,对武术界是福还是祸啊,我瞧阿生练得炉火纯青,以嵩山三少及我的武功也不敌阿生一人所练,我们还没出手,也许就倒下,若不是这个孩子懂得一些人情礼俗,恐非我们今天能够摆脱的。老王激动的说。相反,我敬重的是他身上的那种敬业的精神,那种锲而不舍,那种任劳任怨,蓄势待发的干劲,对人谦虚谨慎,我想年轻时我们也是走过的,可是从没有他的那种韧劲。韩笑紫武功也不差,听说也败在这个小子的判断笔下了,当日几个混混全部受伤,现在还在养伤,怪不得我们有时间招录新员,原来是有备而来啊。小紫的武功在南阳县传的一开,都以为非他莫属了,谁知一山还有一山高啊。接他的那个叫苗青霞,听说武功也不懒,很能打,前些日子在集市就一个打四个,把人家的宝剑都夺了去,真是有些胆识。两个人聊着天直到深夜大雨停歇。

    嵩山三少辞别了胡县令,在来时路上提马纵横,这次带了祖冲盘,回程路途格外小心在意,几个人面带笑容,走到一家客栈,打尖住下。行程两日到达冲渊府上,冲渊喜迎三位,打酒犒赏,冲渊摸着祖冲盘看着这祖冲盘里的纹路,摸道:就是此物,没有错。至此嵩山三少复命归寺。

    嘎嘎而泣,瞪眼而笑,惹得大家不得不争相来抱,西施二娘眉开眼笑,抱在怀里不肯撒手,大家为了一圈,敲敲咚,悄悄喜欢你,一个人扣的用手扭了这个女娃娃孩子一手,西施二娘不高兴了,干什么,干什么,这么不小心,你的手筋太粗,小心把孩子的嫩皮肤划伤。那位胖妇人不高兴了:怎么了,你瞧你这当娘的,生了这么漂亮的娃儿也不知道请大家吃饭,你要请客啊,还不让人碰,你以为这个孩子是瓷器啊,碰不得啊,瓷器也是可以观赏把玩的,你凶什么,我看啊,你都比不上这个娃娃讨人喜欢,不看了,走人走人。西施二娘也不管那么多,人太多了,纷纷旁观围绕,如何都是高兴,说什么也高兴,惹不起西施二娘的坏脾气来。理解的人问道:恩,衙内吕二哥还没回来啊,怎么去这么久,我就说嘛,吕二哥人好,才会娶到这么好的媳妇,还生了这么漂亮的女儿,一定是高兴过了头,忘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了,就是,跑到哪里了?给女儿起个好名字,让大家见识一下吕二哥的文化是最好的,肯定给女儿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大家眼看到了中午,纷纷散去,剩下了西施二娘和女儿。西施二娘坐等了许久,但是吕二哥怎么还不回来,死到哪里去了?西施二娘自己忙着做了点午饭,可是女儿总是哭啼,可能是饿了,西施二娘做好了饭,才回来照看女儿,可是看外面吕二哥还没有回来。可能衙内有事情,才会耽搁时间。正琢磨的西施二娘终于把吕二哥盼回来,吕二哥提着三尺宝剑,大步流星的奔到屋内,媳妇,让你给我沏壶茶,我看看小女儿,有真乖,吕二哥亲亲小宝贝,起个名字呗,她爹。西施二娘像是委托人,这样的央求道。吕二哥插了一把汗,忙到:吕玉兰,你觉得怎么样。西施二娘笑眯眯:好,真是好名字。出口成章啊。吕平笑道:女儿出生那一天我就想好了,就是没人问起。吕平道:对了,衙内还有事情,几个伙伴都在等我,你别等我吃饭了。西施二娘本来好不容易等来了吕二哥,可是还没说上十句话又要出门,吕二哥匆匆地出了门,西施二娘追出去喊打:你的宝剑没有拿,你的宝剑啊。吕二哥又折回,才发现妻子一人带着孩子,慰问的说道:辛苦你了,真是辛苦你了,回来给你带只烧鸡回来。给你助助雅兴,西施二娘道:小心在意一些,别只顾做事,要吃饱啊。吕二哥忙到:你别管了,我知道了。

    西施二娘看着吕二哥远去的脚步,自己也觉有些倦意,和衣而睡,女儿不时啼哭,西施二娘只得依傍而哄,直至女儿觉得有些趣味,两人才咯咯的笑个不停。眼看日头西落,如果吕二哥还不回来的话,那说明衙内可能有事安排,于是西施二娘苦等也是无奈,只能自己家里有的东西拿来烹饪,自己吃自己的食物,已成为家常便饭,更无奈人远亲近。一连十天过去了,吕二哥从没有回来的消息,西施二娘面对着家常便饭,有时眼中默默含泪,只能稍微觉得自己有些安慰,瞧着镜中日渐憔悴的容颜,食物来源都成问题,现在更别说胭脂涂粉了,一样也没有,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双巧手用在了陪伴女儿的杂日里。也觉的很安稳。

    原来,衙内安排了阿生与吕平两人到刘希处送信,这封信对于县令来说非常重要,只要刘希看到此信,必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处理当前局势,可是,两人奉命而去,被刘希处大人奉为贵客,约两人暂住几日,稍安勿躁后,再图打算。回程耽搁了数日,两人较为焦急,阿生无牵无挂,也不失觉得颇为美差,但是日子一长,谁也觉得不妥。十几日过去了,两人再向刘希处大人说明来意,只是将信封送出,别无他意,只是这封信送到,刘希处为了感谢,说什么也要多住些日子,两人挨不过,只等第十二天的晚上,大吃大喝一段,两人实不相瞒家中还有老小,必须赶回。于是连夜启程,往家中赶,等到了南阳县,阿生与吕平分道扬镳,阿生道:没想到一去数日,回家看看大姐吧,大姐一个人带孩子,实为不易,还家后速速回音,切莫他处逗留。吕平想,快快回家,看看妻儿,真是旅途愉快啦。阿生担心吕平他处玩耍,偷偷跟在吕平后面,等到吕平将要进入自己家门时,阿生想终于可以回去了,此时,只见夜间漆黑一片,一匹快马突然出现,将喝的醉醺醺的吕平冲撞在地,那匹快马仍在奔跑,也不知是得了什么病,只顾逍遥奔腾。此时,阿生赶忙奔跑过去,以查看吕平的伤情,吕平本来就喝了酒,头晕晕呼呼的,至此一幢,显得不省人事,等到再醒来时,看到阿生,吕平紧紧握着阿生的手,最后一眼道:好好照看吕玉兰。说完,吕平便不知后事。阿生百般求喊。可是漆黑的夜,哪里有半点声音。阿生只得快速奔到西施二娘的房前,焦急的敲门道:救命啊救命。西施二娘在委托了邻居们后,将吕平抬到医馆求救,医生医治无效,被连人带板抬回家,便于安葬。可是痛哭流涕的西施二娘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个结果。趴在吕二哥的身上开始埋怨哀嚎,直到亲戚来到将其拉回,看在女儿的面子上,道:请大姐节哀顺变。阿生将来路一途诉说给西施二娘,西施二娘哪里肯听,她只相信眼前的一切,他人的言语一概不听。若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等丧事过后,西施二娘默默的问阿生道:你又没有听到他临终时说些什么?阿生想到:哦,吕二哥身前最后见到的就是我,他要我好好照顾吕玉兰,不知吕玉兰是谁啊,他临走时还特意的嘱咐到,看他的神情,像是还没有办完的事情啊。西施二娘指了指不住啼哭的小女儿。阿生哦的一声,原来是吕二哥的小女儿,名字真好听,真是个乖女儿,大姐,要不然搬到我家居住,也算完成了吕二哥的临终遗言。西施二娘慢慢道:我要守灵三年,三年后有机会在到府上拜谢。阿生也不勉强。拱手说道:若有难事,请到何府找我。西施二娘含泪道:不送。

    等到风急天高的夜晚,西施二娘合眼痛苦几个时辰,算是摆脱了暂时憋在心里的悲痛。收拾行囊,在吕二哥的坟前苦守三年。三年中,风霜雪雨,几番寒暑,酸甜苦辣,皆尝遍,苦楚一大堆,难能可贵的是结交了一个好兄弟,何阿生,算是可以托付终身,尽算是做牛做马,洗衣做饭,为了女儿的着想,也是这辈子的最大的心甘情愿。莫说是几句大骂,就是牺牲了这条性命,为了吕二哥的临终遗言,也是要誓死护照顾好女儿的幼小心灵健康发育。莫为他人所其扰。三年内,西施二娘把能花的钱,花的差不多了,为了女儿的吃喝,自己的吃穿用,以及坟前供品,三年下来,对于她一个妇道人家已经是山穷水尽。等到三年后,西施二娘找到何府时,已经身上破烂不堪,在街道边与乞丐讨食人为队,由于连日来,多次的哭泣悲痛欲绝,把阿生的名字忘记,只记得吕二哥的好兄弟叫做姓何,但是何府有许多家,到底是哪家,西施二娘也分不清楚,隐约中记得阿生长得一表人才,高达宽阔的臂膀,说话谈吐得体,大大方方的,为人厚道,会的几分武功,在衙门当差,当问的人中听到在衙门中当差,瞧着西施二娘一身破烂,带着孩子,还要找当差的人,大家纷纷绕道而行,都言不晓得,问他人吧。心想:这个女人领个孩子不会有病啊,在街道要饭还要找当差的,真是有病。不是找打还能怎么的。刚开始还有人扔给她几个铜板,后来人们听说他要找衙门里的人,纷纷绕道而行,连铜板丝毫也没得乞讨了。他只能找到人便问:姓何的大贵人,救救我们母女吧。

    此时,何阿兰已在街道开了一家医馆,为数不多的几人正在打理里里外外的招牌,及鞭炮,擦洗,清扫,桌椅,大柜等物品的搬抬,东西不知的荆条有序,连声喊道:何大夫,你看我们布置的行不行啊。您看,这个牌匾挂的正不正啊。正好碰到西施二娘带着孩子走到门店前。听到有人连声喊道:何大夫。西施二娘眼神里透露出仅有的一丝光芒,上前盘问。请问,有没有人名唤:何阿生。若知下文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西施二娘刚坐下,外面几个人熙熙攘攘的闯进兰心医馆,大嚷着要找大夫,阿兰先行告辞西施二娘,来到外厅把脉问诊,一个六旬的老人坐在当前,几个儿子随后而行,气势宏大,谈吐不凡,老人显得颇为咳嗽,精气神不佳,阿兰言道:寒脉随长,只在夜里风寒,长久之际,便出现业中盗汗,咳嗽等症状,阿兰写下一副单子,让随从去取药,几个人才纷纷谢言告退。等到阿兰折回内堂,回观西施二娘时。问明来意,何阿兰恍然大悟,阿兰知道西施二娘以寻找近一个月,知道其中辛苦,何阿兰当即命人煮粥熬饭,给予西施二娘及玉兰一些食物,以补充多日来消耗的体力。西施二娘顿时面露笑容,给玉兰说道:咱们终于找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