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读者与新概念 (第2/3页)
影后却选择了制片专业,因为这件事,不清楚她的身份背景,只知道她是《读者》特邀作者身份的燕影文学系的主任还曾经三顾茅庐去劝她。
这样才华的她自然有藐视于易,甚至整个新概念大赛的资格。也因此她之前从未参加过这个影响全国学生的大赛。她为新概念初赛投稿完全是应付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这次如果不是于易的个人原因,她这个《读者》的特邀作者根本不可能参加这个跟《读者》不对路的大赛。
找到写作感觉的林若珺也很快沉下了心,娟秀的字体如流水般从她的笔下惬意流出,汇聚成一句句淡素却美妙的句子,再慢慢凝成构思在中的文章。
下笔有神的于易在十一半的时候终于完成了三千字“创作”,而此时已经有不少考生自信满满的提前交了卷。
超过预估的时间,他觉得这不到半个小时也没什么必要提前交卷。抬头看看周围,大多数都停下了笔,只有前面那位背影修短合度的女生笔锋还在沙沙沙的响个不停。
而还留在原位的男孩们不管目光怎样游离,总是无巧不巧的能够扫过她。
于易对于这些青涩的少年们的动作也不觉得多幼稚,一来毕竟都是从哪些年走过来的,二来那女生也确实有资本让这群少年的心悸动。
不再关心这些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的少年,决定再品析一下这写好的文章,别什么时候被问到了关于文章的问题,自己这个“原作者”竟然了解不深,那样可就不仅仅是尴尬的问题了。
微小说讲的东西简单,就是一场台风过后一座庙宇被刮走,却留下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然后围绕这个洞可以无限制的投放垃圾污染物进行描写,村民的生活因这个洞慢慢改变,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世界的环境也一天天变得更加更好。直到最后是一位建筑工人在感叹城市变得美好,却传出声音“喂出来”,以及一颗被投放进无底洞的小石子。小说也至此截然而止。
这微型小说的立意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