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武侠未死,玄幻已兴 (第2/3页)
书房里书桌和书架都是古铜色,满满的两个书架都是于易父亲的收藏。
于易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第一个书架大多是一些古典文学和世界名著,如《曾国藩》《菜根谭》《呼啸山庄》之类。前世他就对于这类需要精读细读反复品味的古作有兴趣,只是心性不定,静不下来心,屡屡都是看着看着就被网络小说,电视剧,综艺节目给诱惑走。
第二个书架满目都是小说,三联版本的金庸全集占据了书架的第一层,虽然不太满,可还是独占最上面的一层。
于易记忆中,父亲对金庸的小说的评价极好,说金大师古典文学根基深厚,并且对儒学,佛学,史学都颇有造诣。总用的来说就是其好说人文性颇强。
古龙全集占满了第二层。
他的小说胜结构新奇,情节迷离,引人入胜,好的作品堪称经典,差的作品完全也会读者难以接受。总得说是虽有瑕疵仍创造出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等。
之下第三层是一个笔名为上官懿的作品。
“这个倒是没听说过,不过能够放在金古之下,有点意思。”于易对此有些兴趣,拿出自己刚刚到手的手机,搜索了一下。
发现这位前世没听过的作者,是个不折不扣的内地人。在这里,他的名气略逊金大侠和古大师,影响力却要超过温瑞安。
他崛起于八十年代中期,正处于金庸封笔古龙初逝的阶段。当时梁羽生也已经封笔四年,纵然两岸三地的武侠作家万千,可能够抗不起武侠的大旗的作者却难寻一个。那是一个武侠小说青黄不接的时代。
那时候整个武侠小说界都在求新求变,温瑞安也只是刚刚开始倡导现代派武侠,上官懿就此凭空出世,写出第一部作品《沧浪》,此书凭借大胆的创新和厚重的武侠世界构造,在天时地利的情况下,让他以二十出头的年纪一举成名,《沧浪》也被誉为大陆新武侠的开端。
自此,上官懿佳作不断,用作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