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齐鲁晚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八章 齐鲁晚会 (第3/3页)

在参加哪个学校的艺考时都会有所加分,只是根据学校不同而不大一样。这两大主力群体见对自己好处不小,又有学校的支持,参与热情自然非同一般。

    初中小学都是重在参与,自我的创意性和突破性都不是太高,更看的更多是其集体表演,获得的奖项自然是含金量最低的安慰性质奖项。

    更狠的是,前期为了保证收视率和影响力,齐鲁省内的所有小学,初中的老师集体要求学生写观后感,这一部分家庭就只能为了孩子死死锁定齐鲁卫视。

    而事实上的主力之一高中生,本身为主要参与者,如果学校中有节目入选,那整个学校的学生都荣誉感暴涨,全体全力支持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样的学生黏带性,是初期的齐鲁晚会收视的保证。到了后来,节目的精彩程度上升,口碑发酵,即使家里的学生已经毕业,大多数家庭还会习惯性的支持齐鲁晚会。

    当然,齐鲁晚会号称是春晚,其实是不可能跟央视在大年三十硬抗的,真正播放的时间是大年初一。

    在初一夜里,齐鲁晚会凭借省内的群众基础,和渐渐在全国扩散开来的口碑,其收视率在两年前达到巅峰,只以极小的份额差于了燕京卫视,湘南卫视,东方卫视这三大收视零头羊。

    其中燕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分别位于政治和经济中心,资金实力雄厚。湘南卫视则是国内娱乐类节目的开拓者和领头羊,三地各有长处。

    而去年齐鲁卫视的春晚出现了滑坡,本来极小的差距,突然又拉开了不少。

    齐鲁卫视感到了危机感,仔细研究后发现属于硬实力上的差距,齐鲁一个省的学生即使有大本营的支持,也抵不过请了全国明星的三大卫视。而观众对于齐鲁晚会的模式熟悉后,又没有自家孩子参加,自然保持不了忠诚度,随着新鲜感渐去,节目的精彩性上也确实不如三大卫视,再次被甩开也在情理中。如果不是还有大本营中的观众支持,收视估计会更惨不忍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