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六章 意外来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六章 意外来电 (第2/3页)

又哪里有余力去护住他们?

    也许归入南国才是最好的选择吧,至少现在来看,不会发生流血的战争,他们这些人也能居有定所,饱暖无忧。

    可就在世人以为这就是寻卞国最后的结局时,却在去往南归岛的人离开后的二十天后,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海面掀起惊涛骇浪,一场毫无预警的海啸突然降临。..

    南归岛附近的小岛尽数被海水吞没,南归岛也被巨浪极度摧残,虽然飓风退去后,南归岛只有三分之一被

    淹没,但岛上没有一处完好的设施,而二十天前陆续转移到南归岛上的人却有三分之二都不知所踪。

    侥幸生存下来的三千多人也因为食物和水的匮乏再折了一半。

    南国的人是在两天后海面适合航行时才出发前往南归岛的,而带给他们这些幸存者的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他们的少年国主已经在两天前的黎明,也就是飓风袭击南归岛后便离世了。

    其实少年国主在当晚就快挺不住了,只是为了等到南国掌权者的三个承诺——

    尽力营救并善待这次灾难中从南归岛幸存的寻卞国人,以本国领土的名义守住南归岛,抹除他这个「亡国罪人」的生平痕迹。

    所以在正史是无从查到这位少年国主的任何介绍的,包括名字和具体年龄,倒是在野史中有传闻说这位少年国主对那场海难是提前有所预知的。

    因此后人对这位少年国主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说他为了一己之私让几千国民丧生于海难中,也有说他是为了顾全大局,如若不然,寻卞国难免流血之争,且永无安宁之日。

    当然,野史就是野史,而且有关这位少年国主的生平详细记载也都销毁,更是无从查证。

    期栩却觉得,在那样一种紧急的情况下,少年国主的选择恐怕也是无奈之举,若他有足够的时间去运筹帷幄,何必担上这个罪名也要去冒险呢?

    而他又是极会审时度势的,如果不是他把整个国家都交给了南国,也不会有现在的南国第二大海产城市和南国前三旅游城市的厦市。

    当然了,厦市在百年前就因风景独特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只是在二十年前才渐渐在旅游业中展露头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宋佑明。

    这就要说到南归岛后面的历史了——

    虽然当时的南国掌权者应下了那三个承诺,可南归岛一次两次的被淹没,南国的高层其实并不看好南归岛的发展,邻国同样抱着保留的态度观望着,倒是从未想过去争夺。

    因此几百年来虽然再未发生过像当年那般严重的海难,南归岛却未被重视过,只作为稀缺资源的供应地和海产的周转地用,几乎成为半个荒岛。

    而从二十多年前开始,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发展,渐渐有登岛的投资者开始把目光放到了南归岛上,只是因为南归岛的「黑历史」,愿意去冒这个险的人并不多,其中便包括宋佑明。

    只是近二十年下来,当年受到投资者鼓动的人虽然不少,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却只有宋佑明,所以才会有现在的宋氏。

    说起宋佑明,起先沈桓以「阿深」的身份提议让她换个城市待待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