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三章 元气地理学,多重循环(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六百五十三章 元气地理学,多重循环(4K) (第1/3页)

    光屏骤然一暗,仿佛夜幕被人从万丈高空一把扯下。只见那无数淡青色光点,如退潮般自灵石稻田倒涌而出,顺着地脉、风带、云路,重新散入山川草木、城郭人畜。

    整幅元气流动图陡然拉远,竟转化为了覆盖浩瀚山河的宏观视角。

    从单一的“吸纳”箭头,骤然扩散成一张遍布九州四海、纵横数万里的“潮汐网络”,亿万条光丝线条自屏幕边缘喷薄而出,交织成一幅立体的“天—地”环流圈层模型。

    淡青、银蓝、绛紫、赤金、幽绿、玄黑、月白,七色交错,在虚空中钩勒出蜿蜒的脊线、深邃的槽区,巨大的半透明等值面如同呼吸的肺叶,时而鼓胀、时而塌陷。

    “云蒸霞蔚元气生,阴阳升降化扶摇。”

    赵青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带着轻微的回响,如在空谷,启人心扉:

    “世人皆知,对于凡俗田农而言,节气、天时、地利,乃是决定收成的命脉,那么想要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的修行者,又岂可不去了解相应的‘元气地理学’呢?”

    她缓缓抬手,五指微分,光屏上的图景亦随之一颤,中央那覆盖天地的元气模型骤然分层、剥离、放大,清光流溢似水:

    “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元气之流转,虽看似无形无质,却自有其脉络可循。”

    “地脉如根,深植坤舆,蕴藏厚土之精,其气沉凝厚重,主生发滋养;而天之脉络,则隐于这浩渺苍穹,与星辰共舞,受大日真火牵引,其性轻灵迅捷,主流转循环。二者本是一体两面,阴阳互济。”

    “是以,循地脉游走之息,察元气盈亏之律,可逆推天之脉络的形质法理、奔行路径,乃至汛情位势,散布节点。”

    “元气之性,首在亲和。”

    她轻声道:“其与人、与兽、与草木、与金石皆有不同契合,而在中低层大气中,最契者莫过于水汽,或者说,水中之氢,氢中之电子云,隐没于极化自旋的共振、耦合效应。”

    “故而,元气常与水汽相伴,为之裹挟,随之升降、凝结、蒸发而聚散迁移。”

    “看这里,”赵青心念一动,又将整个模型恢复至巨大的球体,划出了多达十一个环圈,点了点其上那六种被标明了称谓的脊线、槽线:

    “这些就是这方天地主导高空元气输运的脉络,即‘主天脉’,起于地表二十里之上。”

    “主天脉?”唐欣勤学好问:“它们应该是条或隐或显的水汽长河?位置并非固定不变?”

    “的确会动,”赵青挥了挥手,无数细密的赤金色箭头骤然涌现,插入了最中间那条蜿蜒如龙的经向环流:“就像这‘赤道高灵压带,受星辰自转与日照不均驱动,自西向东奔涌不息,乃驭使低层大气元气之主轴。”

    “受太阳直射点季节性的南北移动影响,它也会自然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摆荡,冬至在南纬二十三度半,夏至在北纬二十三度半,春秋二分则过赤道,从而进一步干涉其余八条主天脉的运行——不计极点的涡旋。”

    “它们每迁移到一域,便带动上空水汽与元气形成‘回流’,分裂出千百条次级天脉,激起阴阳灵压锋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决定了低层大气元气富集区的分布与流向……”

    “何为灵压?何为锋面?”她提问。

    “我曾听闻,修行到达一定层次后,身体的内气和身外的天地元气就会产生可观的压差,需要花费额外力量方可吐纳、凝练。”

    战摩诃也思索着道:“而七境搬山的宗师,想要把如山般的元气压缩至真元之内,亦循显此性。”

    “把大量真元灌注入一个密封、绝灵的容器,可以把后者撑爆炸开;把大片区域的空气抽离,让修行者处于其中,其人便会觉得真元有着向外逃逸的趋势,极易失控……”

    “修为越高,修行速度却无法像力量、真元容量上限那般大幅增长,以至于破境时间越来越长;成群结队的低阶修行者,可以反向争夺宗师附近的天地元气,也是这个原因。”

    “正确!”

    赵青点了点头,随手掏出了几根气压计和相似的另一种仪表,递给众人供其玩耍,下定义道:“灵压不止是修行偶尔提及的概念,更是可实际测量的客观数值,代表着元气自发流动趋势的强弱。”

    “跟一般的空气和气压不同,灵压不仅取决于元气的浓度与环境温度,还深受‘活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