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秤无别,沉疴尽愈(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秤无别,沉疴尽愈(4K) (第3/3页)

念,她的心识神通亦可传法告讯:“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你们可懂了么?”

    “跟真正的无穷小相比,人心也是无穷无量、无始无终的存在,所以完全可以和无垠天地、无尽太虚形成一一映射,道生道灭间,再造寰宇万物……此乃至小至大之辩。”拓跋无愁沉思片刻,便悟出了内中真意:

    “混然若太虚同量,泯然与法性为一!原来,您竟已看到了那份属于九境的光景?”

    言语之间,自然带上了由衷的崇敬之意。

    战摩诃瞪大了眼睛,努力咀嚼着这些绝对宝贵之极的言语,试图理解此间玄奥。

    什么“量无穷”、“心映射”、“至小至大之辩”,什么“容道”、“观而不执”、“心光朗照”……每一个词他都认得,组合在一起却如同天书!

    他忍不住看向唐欣,只见对方眉头微蹙,眼神却异常专注,似乎在努力捕捉着那些玄妙话语中蕴含的丝丝缕缕的真意,时而恍然,时而困惑,显然比自己要领悟得多。

    这并非战摩诃悟性太差,不堪造就,而是有的东西,若未能接触到相应的层面,未曾真正踏足那个境界的门槛,终如盲人摸象。

    老是想不通关键,几乎都要让他为了保持个人投资价值,假装出领悟透彻的神情起来了。

    “懂了便好。”赵青淡淡开口,继续看向拓跋无愁:“前尘旧债,恩怨情仇,于你心中,当如云烟过眼,再难撼动分毫。”

    “自当下去执放空,旬月之内,待你体内本命元气与新生剑心彻底交融,自可水到渠成,重归八境上品,甚至……犹有过之。”

    她话锋微转,目光如电,直指核心:“那么,接下来,你欲往何处?欲行何事?是否已有了长远些的打算?比方说,重建天凉?”

    “天凉?在我看来,它……并未真正消亡!”拓跋无愁沉声回道,浩瀚神念扫过这片承载着帝国无尽荣光与悲怆的祖山废墟,扫过那些在岁月风沙中依旧倔强挺立的残垣断壁,最终投向远方苍茫的草原天际:

    “只因,它始终存在于这片草原的风中,存在于牧民的歌谣里,存在于每一个流淌着天凉血脉、铭记着先祖荣光的后裔心中!”

    他缓缓抬起手,并非指向任何具象的疆域或王座,而是虚按向自己的胸膛,那里仿佛承载着无形的山河:“我拓跋无愁,生于斯,长于斯,曾为它征战四方、讨伐御敌,也曾亲手埋葬了它腐朽的躯壳。”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这数百年沉沦,于我而言,是劫难,亦是涅槃。如今,枷锁已去,沉疴尽愈。”

    “往后,这具残躯,这柄残剑,还有这颗……被前辈点化、重获新生的心,便是天凉最后,也是最纯粹的……存在形式!”

    “精神大于形式么?”赵青点点了头。

    “不错!”

    拓跋无愁笃定地回道:“天凉的兴衰早已证明,王朝的根基,不在疆域之广,兵马之盛,而在于巅峰强者的意志!若无足以镇压寰宇、引领文明前行的至强者,再庞大的帝国,也不过是沙上筑塔,终将倾覆。”

    “修行之路,方为根本!探索更高境界的奥秘,追寻那九境长生的曙光,这才是真正值得倾注所有心血与光阴的伟业!相较之下,努力整合乌氏、月氏等部族,教化万民,这些俗务,无疑是浪费宝贵的时间!”

    “就像现下的中土四朝,秦、楚、齐、燕……即便经营甚佳,民心齐力,高手辈出,但在我眼中,除了那已入八境的秦帝,或许还需稍加留意外,其余人等,不过土鸡瓦狗耳!”

    “即便我此刻尚未完全恢复,一人一剑,亦足以杀穿任何一国都城!杀溃任何一支所谓无敌之师!纵有千万精锐大军,亦不可阻!”

    “虚空之法,穿梭无定,窥不见、追不上、打不穿,的确不惧围攻,若非八境,怕是根本截不住来去的身形,更遑论留下你了。”

    赵青笑着回道:“不过,拓跋大元帅,你先前诸般言论,或许……还是低估了‘人’所蕴藏的潜力与智慧,忽视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时代发展?”拓跋无愁微微一愣:“您是说……符器、阵法?技术上的变迁?”

    想要以弱胜强,除却倚多欺少,大致就这些法子了,

    “部分算是吧。”

    赵青没有多言,只是随手掏出了一枚玉符,按了几按,竟有张光影投屏倏地出现,悬浮于石殿中央,其上山川河海、经纬网格清晰流转。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