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神京路,重润归途遇危机 (第2/3页)
,李重润很有可能加快历史进程,说不定用不了一年,就死悄悄了!
当然,他现在也不是当初那个坐以待毙的李重润。
想到这些之时,李重润拿着手里的圣旨,走了出去。
尤守本来想和李重润再说说些什么事情,缓解一下尴尬,却见李重润紧忙走出房间,临行时留下一句话,“去天泽小学告诉张九龄,学校招募先生的事情要抓紧时间,再晚的话,就赶不上九月开学了!”
说完话,李重润风风火火的走了出去。
留下尤守站在原地将李重润的话回味一遍,将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的记在心里后,朝着学堂跑了过去。
神京城,狄仁杰府。
李重润将圣旨放在狄仁杰的面前,狄仁杰紧忙洗了洗手,擦干上面的水渍后,恭恭敬敬的将圣旨展开。
看到最后之时,脸上漏出难以遮掩的笑容,“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李重润满脸差异,“老师说笑,喜从何来啊!”
“难道殿下不知,唐朝就没有王爷上朝的先例!”狄仁杰直截了当的说道。
唐朝初年,为了造反,李世民、李元吉这些王爷十几岁就开始领兵打仗。
唐朝成立尹始,李姓亲王遍布朝中,掌握了大量实权。但是,不久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作为亲王弑兄夺位。
在他手上,又发生了太子承乾和魏王泰夺位事件。都是亲王权力太大导致的政局动荡。
为了防止亲王夺位事件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这之后,唐朝下令亲王成年即行就藩,不得留在中央。藩王虽然有的会被授予刺史等官职,但是都被架空,只是一个虚名。
武则天掌权乃至武周时期,唐朝李姓亲王更是没有实权,被杀掉大半。
李氏的王爷成年后,要及时就蕃,李泰就是极受太宗皇帝喜欢,才被留在宫中。
也正是留在宫中的缘故,才造成后面发生的。
一切影响李武关系的事情,若是能在暗地解决,那是最好的。
只有这样,才能慢慢的平息两家的关系。
一事言毕,狄仁杰上前一步,“启禀陛下,契丹部落叛乱,还需陛下尽快做出决断。”
“什么?契丹叛乱?”武则天正坐龙椅之上,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先是一惊,眉头紧紧皱起之时,不怒自威的气势扩散开来。
满朝文武听闻此事,也跟着紧张起来,交头接耳之时,他们心中很是不解,如今草肥羊壮,契丹部落正是发展人口,夜夜笙歌之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叛乱。
就算是有叛乱的心,也要等到秋季,天气稍微寒冷些才是最好时机。
就连战士的战斗欲此时都不是最高的。
狄仁杰将事情的经过和所有缘由与武则天讲了一遍后,众人算是明白整件事情的经过。
但如今说来为时已晚,事情已经发生。
当然,狄仁杰在讲述整件事情的时候,也将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的事情一并说了。
契丹造反武则天本已震怒,得知此讯越发怒不可遏。
区区一个弹丸部落的酋长,竟僭称可汗?
谁给她的胆子,老虎不发威,你拿我当病猫不成?
为您提供大神五月黄鹂的《我的祖母武则天》最快更新,!
第134章:神京路,重润归途遇危机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还敢攻掠河北之地,是可忍孰不可忍?
武则天一气之下又犯了改名字的瘾头,敕令朝廷文书一律改李尽忠为“李尽灭”、孙万荣为“孙万斩”。
连声怒斥之后,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人敢抬头。
其中只有几个刚正的武将,仰着头,战事将起,武将最为兴奋。
这么多年以来,领土范围慢慢缩小,这是武将之耻。
如今再看,连一个区区小邦都敢来犯,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已经站在一旁无精打采的武三思听到这样的事情,脸上漏出兴奋神色,立马跪身上前:“陛下,既然契丹来犯,我武朝不能视而不见,跳梁小丑,岂敢犯我大周,侄儿……臣自请战,望陛下允之!”
他身后的小厮也没觉着这些话有什么不妥,老鸨就算是听出些端倪也不会说什么,她非常希望刘良翰能把事情闹大。
就算是出事,也是刘良翰和李重润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
既然你两个互相咬,又关我什么事呢?
思索间,老鸨竟然悄悄的躲到后面去。
此时,只剩下刘良翰带着小厮与李重润剑拔弩张,相互对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