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步入朝堂 (第2/3页)
情,缓解一下尴尬,却见李重润紧忙走出房间,临行时留下一句话,“去天泽小学告诉张九龄,学校招募先生的事情要抓紧时间,再晚的话,就赶不上九月开学了!”
说完话,李重润风风火火的走了出去。
留下尤守站在原地将李重润的话回味一遍,将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的记在心里后,朝着学堂跑了过去。
神京城,狄仁杰府。
李重润将圣旨放在狄仁杰的面前,狄仁杰紧忙洗了洗手,擦干上面的水渍后,恭恭敬敬的将圣旨展开。
看到最后之时,脸上漏出难以遮掩的笑容,“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李重润满脸差异,“老师说笑,喜从何来啊!”
“难道殿下不知,唐朝就没有王爷上朝的先例!”狄仁杰直截了当的说道。
唐朝初年,为了造反,李世民、李元吉这些王爷十几岁就开始领兵打仗。
唐朝成立尹始,李姓亲王遍布朝中,掌握了大量实权。但是,不久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作为亲王弑兄夺位。
在他手上,又发生了太子承乾和魏王泰夺位事件。都是亲王权力太大导致的政局动荡。
为了防止亲王夺位事件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这之后,唐朝下令亲王成年即行就藩,不得留在中央。藩王虽然有的会被授予刺史等官职,但是都被架空,只是一个虚名。
武则天掌权乃至武周时期,唐朝李姓亲王更是没有实权,被杀掉大半。
李氏的王爷成年后,要及时就蕃,李泰就是极受太宗皇帝喜欢,才被留在宫中。
也正是留在宫中的缘故,才造成后面发生的事情。
最后,太宗不忍心见儿子相残,才将皇位传给李治。
如今武则天亲下圣旨,虽然没有给李重润实质性的奖励,却允许他上朝参加朝会,这可不是一般的奖励。
狄仁杰所指,就是太宗时期的事情,还有很多唐玄宗对王爷不可上朝采取的制裁之法,狄仁杰若是知道的话,更会满心欢喜的祝贺。
李重润能够在狄仁杰的话语中感受到他的言外之意。
武则天如今允许李重润上朝,难道是在宣告什么?
还是在默许什么?
狄仁杰的心里非常开心,无论如何,他都希望唐朝的江山能够回到李氏手里,而李重润又是自己徒弟,于情于理,亲疏远近,这都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但李重润却高兴不起来。
他能够在武则天的圣旨中感受到自己拿到的殊荣,可现在冒进,会不会有些冒险。
自己还没有站稳根基,若是此时冒进,会不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这才是自己最关心的事情。
但转念一想,若是他父亲李显从房州回来后,他还能有翻身的机会吗?
到那时,他不仅仅要面对武则天,还要面对李显,难度可能又会增加不少。
此时,或许才是建立武则天信任的最好时机,只要自己能够继续苟着,把所有功劳都给武则天的话,活着不难。
想到此处的时候,李重润的眼神变得坚定许多。
狄仁杰看着若有所思的李重润问道:“殿下有什么顾虑的吗?”
李重润摇了摇头,没有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来。
狄仁杰也不强求,但还是看着李重润鼓励的说道:“殿下放心便是,不管出了什么事情,都有我、元忠和张柬之给你顶着,就算天塌下来,还有我们几个老骨头。”
李重润闻言,心中不胜感激,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
思索间,李重润的眼角竟然有些人热泪盈眶,狄仁杰也没说什么特特别感人的话,却能让他感受到满满的关心与爱护。
来到这里这么久,见到狄仁杰这么久,两人之间的关系虽为师徒,多数时候都是狄仁杰在维护李重润,虽然皇安救治了狄仁杰命,但那时的李重润不过是想用一些手段换取武则天的注意而已。
想到此处之时,李重润突然觉得有愧内心忠义。
此时,狄仁杰看着李重润犹疑的样子,呵呵的笑了笑,说道:“怎么,难道殿下不相信我们这些老骨头?”
李重润闻言跟着笑了出来。
紧忙与狄仁杰说道:“老师,您真会说笑,能得您几位教诲,乃是润儿之福。”
狄仁杰点了点头,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