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3 智谋先于蛮力(5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43 智谋先于蛮力(5K) (第3/3页)

才是老大!

    想到这,袁术暗暗打定主意。

    “既然曹阿瞒不,那就不要怪我不义!诸,速速召集士,准备粮草辎重!兴兵二十,随我进军许,踏平兖州!!”

    将领们轰然应,立即行动起来。

    在原本的历史,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袁术称帝于寿,建号仲氏,以九江太守为淮南,置公卿百,郊祀天,昭告天下。但随即遭到群起而攻之。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大败袁术。袁术逃往汝,继续作皇帝。到建安四,袁术在汝南郡坐吃山,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所阻拦。不得已撤回寿,途中口,袁术找人要蜂,无所,遂大叫“袁公路何至于此?,吐血而亡。

    袁术之所以萌发出取汉而代之的想,主要是有三个原因。一是已经流传两汉数百年的“代汉,当涂高也”这句谶,这句话因为光武帝刘秀写给公孙述的信中“代汉者当涂,君岂高之身邪”一句,得到汉朝皇帝的亲笔承,而极大刺激了所有想取代东汉的野心家的内心。而袁术字公,勉强与途高扯上关系。

    二是袁家四世三,海内人望。

    三就是实力强,自信心膨胀,放眼黄河以,除了他袁,还有谁坐拥两州之,有兵马三十多万?

    没有人!

    于是袁术脑子一,就称帝了。

    这就是为什么荀彧提议曹操派人去质问袁术的原因,袁术这样的,你要是不理,他可能就真的就安安稳稳待在繁华的寿,沉迷在奢华生活里无法自,或许要过很,才会有不臣的举动。可一旦派人去质,去刺激,他就一定会给出强有力的回应。

    要么提兵来攻兖,要么干脆就称帝了。

    如果是前,那正好省了曹军劳师远征的麻,安安稳稳坐在家门口笑纳一场大胜;

    如果是后,那就更好,袁术瞬间就会被群雄群起而攻之。

    ......

    却说公孙瓒在徐,闻皇帝刘协驾幸许,正欲上表庆贺。忽报天子使臣来。遂出郭迎接使者入,拜受恩命过,设宴(本章未完!)

    143 智谋先于蛮力(5K)

    管待来使。

    使者道:“昔日两家相,皆因大将军向陶谦报父仇之,与将军无关。今将军得此恩,实乃大将军于帝前美言保荐之力。”….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公孙瓒拱手称谢。使者这才取出私书递给他。

    看罢诏,公孙瓒沉吟道:“使者请,此事尚容我从长计议。”

    席,安排来使于馆驿安歇。连夜与众人商议此事。

    次,公孙瓒送使者出,只拜表谢,并回书与曹,只言容缓图之。

    使者回见曹,具言公孙瓒不杀吕布之事。曹操环顾郭嘉荀,问后者道:“此计不,奈何?”

    荀彧道:“又有一,名曰驱虎吞狼之计。”

    曹操明知故问道:“其计如何?”

    荀彧道:“今闻袁术起精兵二十万来攻兖,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风报,报说公孙瓒上密,要趁机略寿春。术闻之必转而怒攻徐州。明公再明诏公孙瓒讨袁,两者必然相并。两者相,则吕布必生异心;此驱虎吞狼之计也。”

    郭嘉在一旁摇着头道:“非,非,文若此计乃是上兵伐,又名二桃杀三士之,豫徐二州有三,不得共存尔。”

    曹操大,先派人往袁术处告,次假天子,差人送往徐,令公孙瓒攻袁术。

    公孙瓒接到诏,却是要起兵讨袁,顿时一阵踌躇。

    部将田畴道:“此定又是曹操之计。”

    公孙瓒叹道:“虽知是,却不得不,一来王命难违;二来斥候来,袁术兴兵二十万来攻下,比举欺我太,我岂能容他!!”

    “众将听,整,随我杀敌!”

    “是!”

    这,公孙瓒点齐军,克日起,前往迎战袁术。

    ………

    另一边。

    辽,沓氏,半山别院。

    李风望着许久不见的红衣女,不由得咧开嘴笑了,心里一瞬间很是晴朗。

    是曹歆。

    “不想当日一,转眼已经过了三,真是岁不我与,曹,你还好吗?”

    “好~!”

    曹歆不自觉抿起了嘴角。

    虽然二人各为其,这份友情却并没有因为时间、距离、立场而变淡。

    这就很不错。

    “你还是单身一个人?”李风默默说道。

    曹歆英眉一,嗔道:“会不会说话,一见面就损我?”

    ……

    蠢萌的小妤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期待精彩继续!

    143 智谋先于蛮力(5K)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