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0章 混合商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0章 混合商会 (第2/3页)

这只是贷款的一种最常见手段。另一种方式会更快,那便是民间融资。

    只不过这种资金的操作方式太过凶险,很多人都会死于资金链的断裂。像一一年前后的温商、闽商大跑路风潮一样,正是由于银行银根缩进,不再放贷而导致的。

    但不可否认,这种原始资金的积累方式极为迅猛。一旦成功,便可抵得上别人一辈子的努力。

    因此,闽商在商管十一班中虽然只能排名第二,却足以跟浙商的那批学生叫板。

    其次便是排名第三的晋商和排名第四的徽商。

    但其实晋商只是明清五百年间对山西一带商人的统称,到了如今应该叫徽商,正好和排名第四的安徽徽商同名。只不过为了有所区别,所以才会依旧沿用晋商来称呼山西一代的富商。

    提到山西,自然是矿业大王。像上一次出现的李倾城,便赫然是晋商商会中的翘楚。

    至于徽商,经营的项目恐怕很多人都不了解——五金和高速休息站!

    前者很好理解,五金店谁都知道,区别只是店面及工厂大小而已。可这高速休息站却是鲜为人知,因为这涉及到某位最高级别领导人之一。没有这位大人物,徽商不可能拿下超过全国百分之四十的高速休息站的建筑和承包权。

    前四名的小团体,等同于社会上的各大商会的势力划分。从这也可以看出,青冥商会的影响力有多巨大。

    而至于后面的三个团体,则是第五的粤商商会、第六的沪商商会以及没有任何代表,不被前六者吸收的混合商会了。

    按照出生地,周生应该属于浙商。可若是根据产业划分,周生却又偏向于北方的参茸产业。至于资产,周生又是其中最穷的一个。

    因为任何一个有资格来独立大学商管十一班上课的龙珠、凤珠,其资产最少要达到一亿。这里所谓的一亿并不是指流动资金,而是包括流动资金在内的一切固有资产的总和。

    听着李才的介绍,周生尴尬的发现,自己居然只能沦落为最后一个混合商会。

    “你想加入哪个商会?”正想着,李才忽然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周生心里苦笑,嘴上道:“混合商会吧!”

    “有见地,我正好是混合商会的会长,很高兴你的加入。”李才嘿然一笑,跟周生紧紧握了一下手后,接着道:“为表彰你的独到眼光,我现任命你为混合商会的副会长。”

    周生有些错愕,愣愣地陪着笑道:“荣幸,这是我的荣幸。不知道咱们这个混合商会现在有多少人?”

    “两个!”李才干脆利索的回答。

    周生顿时僵住了笑容。搞了半天,李才是光杆司令,而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副手。这混合商会在商管十一班混得未免也太惨了吧?

    “对了,你的毕业任务是什么?”似是为了掩饰自己商会的落魄,李才赶紧转移话题。

    周生淡淡道:“一家医药公司。”

    “靠,坑爹啊!”周生话音刚落,李才便爆了出口。

    也难怪他会如此失控,因为谁都知道医药公司的那个任务就等于是死神级任务。除非有奇迹诞生,不然不可能有人再不借用外部资源的情况下在四年内将一家新成立的医药公司成功地推入股市。

    不由地,李才投向周生的目光多出了一丝同情。周生哭笑不得,只好装作没有看到。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开始聊天,谈及的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