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不安宁的归路 (第2/3页)
但你不能否认,那些院士大佬们,依旧有着大量的资源和影响力,特别是在国家已经开始分配“长寿蛋白”之后,这些人是肉眼看不到短时间内退休的可能,且精力十足。
就更不用说来自军方的态度了——米粒的建造耗时长,成本高,军方可是一直对科研占据米粒制造时间颇有微词的。
因此,如果不是叶铭,恐怕谁来都不好使。
叶铭看着三人的表情,笑着叹了口气,却没有起身的意思。
“何沫,你只要相信,在我们的终极个人能源,纽扣聚变电池出现之前,这种将原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效提高两百倍以上的电池,其本身就带有颠覆性的意义,就行了。”
何沫看了二人一眼:“我当然相信……”
“所以,我只是替老盛和老周他们的实验设计做背书,具体的实验,还是他俩负责,你们负责。”
说完叶铭举起眼镜:“你们让我偷个懒,行不行?”
三个人齐齐对视,片刻后,盛飞突然一笑。
“行行行,你是大爷,咱们就不打扰你了——何沫,我们找个有艾塔投影的会议室,好好聊聊?”
“……行。”
……
听着三人出门,叶铭嘴角慢慢浮起笑意。
个人的力量和精力总归有上限,他就算再有系统,再有伊塔,他也不过是凡人一枚。
人类技术要发展,终究还是要回到集体智慧上来——哪怕是寄希望于“天才”,那也需要科学被广泛地传播。
叶铭可不敢期待,在自己之后,还会出现一个和自己一样的、被系统选中的人来给人类的科技“开挂”。
因此,无论是艾塔也好,还是他通过系统而逆推出的各种理论也好,这些学术理论和成果都是公开的——如果说还有什么是被列为最高机密的话,那恐怕就只有两个到顶的技术。
第一个是人造重力,第二个就是超距通讯的干涉方法。
因为这两项技术,是国内保持对整个人类世界未来发展的主导权的前提。
至于说头顶的超级加速器以及人造虫洞之类,这些其实都是偏向于应用的工具类工程,之所以由叶铭来设计完成,完全是因为目前只有他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来——他能设计出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绝顶聪明、理论超群,而是因为他解决施工难点,技术节点的能力牛逼!
而他解决技术节点的能力为什么牛逼?
是因为他有挂——他把绝大部分的兑换点都用在了节点模拟上。
不然人类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造出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