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 (第2/3页)

令南线三十个旅:“立即改向东方疾进,务求先一步占领有利阵地,将共军歼灭于沂河两岸。”国民党来不及下山就拐弯往东,便宜了三个女兵,没被抓作俘虏。

    忆严问:“黄河部队现在哪儿?”

    孙胡子说:“当然在东边,我西边没有部队。”

    忆严说:“你看我们怎么办?”

    “最妥善的办法是先跟着我们。”孙震说,“指导员领受任务去了。详细情况他回来才能知道,你们今天不能再瞎闯了。在我这儿休息一夜吧。”

    忆严决定当晚住在这里。就叫孙震介绍近些天来连里的先进事情,准备晚点名时开个鼓动晚会。孙震说:“你们赶路已经很累了,今天就算了吧。”

    忆严说:“你可真是立场变了。你在文工团当分队长时,我们要嫌累,要求停一次鼓动工作,你那话多着呢!传统啊,作风啊职责呀,把人批得有个地缝都想钻。今天说这个了,不行!”

    那时的文工团,有一套鼓动形式,是几个现成的歌唱表演节目。曲调、动作都固定。到了一个连队,收集来新鲜材料,编上几句有现实内容的词儿,拉上去就演,准备起来并不费事。比方说这两天炊事员老张表现好,两个说快板的就一递一句说:

    炊事员大老张,

    做的饭菜格外香,

    一天行军八十里,

    摊了煎饼又做汤,

    同志们吃了打胜仗,

    人人学**老张!

    说完,大伙再扭着秧歌把这几句唱一遍。要是想表扬饲养员老李呢,词儿又改成:

    大老李是饲养员,

    样样工作抢在前,

    骡马喂得肥又壮,

    赛垮了敌人的汽车连。

    完了也是扭着秧歌唱一遍。

    这些词儿都很简单,那调儿战士们也大都会唱,可演出来大家还是打心里欢迎。受表扬的大老张、大老李,红着脸听完,总还要向班长表示个决心,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担不起这光荣,以后要更加努力。从他们以后的表现看,这鼓动力量确是巨大而又持久。

    这晚上周忆严三个人就迅速地准备了这么一套节目。没带油彩,脸上不能化妆,衣服总要换一换。于是小高穿上了她那套便衣,成了儿童团的男孩;忆严从背包拿出那套服装,成了识字班大姐;俞洁拉提琴,穿军装也就可以了。数快板是忆严和小高,合唱三人一块儿张嘴,俞洁来个小提琴独奏。再由忆严拉琴,俞洁和小高表演立功对口唱,一台戏准备得很红火。

    这几天忆严她们够苦够累的了,可连队比她们更辛苦得多。她们走了这几天的路,连队是一天一夜赶来的,其余的时间在滕县还打了一仗。所以晚点名时,连长一宣布文工团同志表演几个节目,那巴掌足足拍了有三分钟。随后演一个节目就嗷嗷叫着要再来一遍,等到表演小提琴独奏和对唱,就要起来没完了。幸好连长是文工团员出身,知道团里有制度,这样的小晚会一定要满足战士要求,只要有人要求就唱。他就出来打个圆场,指挥全连唱个歌散会,才算给她们解了围。这一带是敌占区,老乡们还不大敢太往军队跟前凑,可孩子们和年青人在外圈也围上了一群。散会之后,大街小巷满是说笑声,这三个人使整个村庄活跃起来了。

    演出之后,通信员把女兵领到连部西厢房去,已经给她们铺好了铺草。解被包的时候,小高推推忆严说:“你的背包我管,去吧!”

    “什么呀!”忆严扭了下身子,磨蹭了一会儿,终于笑着上堂屋去了。

    孙胡子早已在桌上倒下了两碗开水。忆严来到,两人面对面坐下,互相看着笑起来。

    “作梦也没想到你来!”孙震摸着胡子说,“知道你来我刮刮胡子!”

    “别刮!刮了就不象你了。”

    “完全大了,大姑娘了。”

    “再背着我行军背不动啦!”

    两人又哈哈地笑一阵。于是东一句西一句谈起来。她跟他谈文工团的熟人、趣事,他对她讲连队的战斗、友情,一句也没说两个人之间的事,可又都觉得很愉快、很满足。仿佛他们平日盼着的也就是见面这么谈谈,不在乎谈什么,能两人坐在一起谈就是感情上的享受。到了查哨的时间,孙震这才站起来说:“你挺瘦,注意点身体吧,叫我少挂念点,嗯?”

    “嗯,你也一样,那军装穿一阵也得洗洗,满是白碱,不杀得慌呀?”

    “我给你写了封信,还没寄你就来了。”

    “给我吧。”

    “人都见了还要它?”

    “有什么特别内容吗?”

    “没有。有特别内容也不往里写,跟以前那些信一样。”

    “那也给我。”

    孙震从皮挎包里翻了半天,拿出个自己糊的信封给了忆严。

    忆严说:“我回去了。”说完却又不动地方,两只亮得异常的眼睛渴望地瞧着孙震。孙震看看院子,确信通信员不在,上前一步,迅速地抱住忆严,在她头发上吻了一下。忆严想把脸贴在他胸膛上,可他已经用更快的速度退了回去。脸红着,象个偷糖吃的孩子,咂着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