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天方夜谭 (第2/3页)
。
对于下游的东城市,江城市要以身作则,在市区搞好环境保护,把整个江城市的工业废水和民用生活用水,全部截留,经过无害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碧江里,这样可以减少对下游的污染。这项工作江城市历届政府都在做,但力度不够,现在整个江城市工业污水名义上已经达到了全部达标排放,但是,没有人会相信全市几千家企业都那么自觉。要不然流经江城市的碧江河段,水质就不会那样急剧下降,变成劣四类水质了。
当然,生活污水体量太大也是一个原因。江城市是一个拥有一百多万常驻人口的城市,吃喝拉撒睡,如果不经过处理全部排放到碧江里,你想一想,那也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据陈家豪了解,江城市城区的全部生活污水,只截留了一半都不到,进入了城区的几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建成的几个污水处理厂,也没有满负荷运转,都是为了节省费用,每年有几个月,都是停机的。
实事求是地说,谁也没有把处理污染当成第一件大事来抓。因为干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上级领导和老百姓都看不到你的政绩,所以当官的,也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在这个方面。
这就造成了现在一个普通存在的现象,工业高速增长,gdp数字官员们最津津乐道,但是环境保护都是夸夸其谈,中国的城市,成了空气、噪声、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幸免。这样发展下去,真是前景堪忧。什么可持续发展,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上任市长还不到一个月,陈家豪就感到千头万绪,该做的事情真是挺多的。有许多事情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他也可以不急,甚至可以采取前任的态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当一个太平官。但是,他这个人还是有一种干事的劲头的,他看到问题了,你不让他干,他简直会憋死。除非你不让他坐在市长这个位置上。
陈家豪闷着头,在江堤上散步了四十多分钟,一句话也没有说。闽为忠和覃建知道他心里有事,就远远地在旁边跟着他,尽量不去打扰他的思路。
陈家豪在想,怎么样和西城市协商共同保护好碧江的事情。从经济实力上来看,西城市和江城市那是没办法比,西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现在才七十个亿,刚刚到江城市的三分之一。而人口,西城市有七百万,江城市满打满算,才四百万多一点。两者相比,一个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小市,财政穷市。而另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工业大市,省里的财政大户,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为了搞好关系,给予西城市必要的支援,也是应该的。不这样,西城市凭什么要在环境保护上投入那么多钱,因为收益的是你下游的江城市。
现在两个城市要搞好关系,领导人的私人关系好坏,也很重要。没办法,有些事情,就是要靠私人关系,才能起大的推动作用。你公事公办,根本不起什么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