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十常侍(求追读求收藏) (第2/3页)
下朱儁老将军,准备乘着手上还有兵权,归京便要联合朝中大臣,弹劾十常侍。不知,贤弟以为此番,有几分把握。”
曹操听了韩式的话,茅舍顿开,然后又问道朱儁今日私下说的话。
朱儁与曹操两人也算得上良师益友,因此朱儁没有碍于曹操是宦官世家出身,就有所隐瞒,而是敲定主意,便直接询问了曹操的意见。
“三成。”
韩式不是很看好朱儁,因为朱儁这个人实在一心为大汉,因此兵谏肯定只是弹劾,而不是直接斩杀十常侍,因此就算十常侍这次被弹劾下去了,十常侍肯定有再次启用的机会,而那时朱儁必定落得个身死。
“何以?”
曹操也对朱儁的想法,不抱有太大的期望,因为他在朝做官时,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那是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尔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腐败。
因此,韩式在说,这是乱世的时候,曹操虽然惊讶,但并无太多震惊,甚至他认为韩式的话,乃是十足的现实,韩式口中的乱世,就在不久的将来。
“朱儁有勇有谋,是一个十足的将才,因此他可以在黄巾军起义时,快速剿灭。但是,正因为如此,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而非政治家。而何为政治家,大哥与我,才是政治家。”
朱儁确实如此,其实汉末三大顶柱,都是这样的人。
他们自黄巾军起义之后,基本也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他们本可以起兵镇压此后的董卓,但是他们没有,因为没有军令任命,他们就是一个用功之臣,仅此而已,他们不是可以违背职责起兵。
“那,贤弟与我,可否需要多多劝慰朱儁,以便朱儁无杀身之祸?”
曹操询问道。
“朱儁将军大义,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