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九十七章 一个人的新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九十七章 一个人的新年 (第2/3页)

有人开始放烟花了。

    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整片天空都给点亮。

    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大明。

    朱允熥脸上笑了笑,却是弯腰,双手兜在一起,缩着脑袋,漫无目的的走了起来。

    只是他的脑袋,却没有停止思考。

    大明走到现在,革新的各项措施都已经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了。

    只是事情办到现在,也总是会有停滞不前的时候。

    也就是现在。

    朝廷和地方上的矛盾,暴露的越来越多。

    不同阶层之间,固有的矛盾虽然清理了一些,但还有不少问题是一直存在的。

    这并不能以朱允熥自己的意志去转移。

    一个国家的存在。

    一个强盛的国家的存在。

    势必会出现管理阶层和被管理阶层。

    于是,矛盾和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

    从很久之前,朱允熥就明白一个道理。

    没有任何一个体制,是可以做到彻底的公平公正。

    即便当大明有一天,物质资源空前富裕的时候,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过上无忧无虑、衣食无缺的日子。

    因为国家的发展,是需要有数量庞大的人群去每天为之奋斗的。

    人人有屋住,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这只是很基本的要求。

    想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其实并不难。

    难的是,让所有人都过上一样的日子。

    这一点朱允熥可以发誓,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

    如果当有一天,整个大明所有人都能过上一样的日子,那么大明也就到了灭亡的那一刻了。

    这是很残酷和现实的问题。

    就如同现在,他能站在这里随意的漫步,而棚屋里的那些百姓,等明天天亮之后还要继续在这个寒冬里忙活着。

    不过。

    生活总是需要一些期待的。

    于是,朱允熥在很久之前,就给了大明一个盛世的期待。

    所以才会有洪武新政的出现。

    这才是这件事情,最根本的逻辑。

    同理,他承诺百姓们会过上好日子,所以百姓们会愿意相信并按照朝廷的规划去奋斗。

    当西城项目建成的那一天。

    这些参与建设的人,必然都会过上更好的日子,而朝廷也将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西城。

    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核心规律和逻辑。

    只是有些人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规律和逻辑。

    他们还希望,能过着被更底层百姓供养的日子。

    他们不需要诉求,而百姓却需要为了他们过上好日子,而埋头干活。

    老爷子禅让,太子爷将自己赶出皇城,这都是一个局。

    国家统治者更迭之际,就是一个人心浮动的时期。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权力更迭,所导致的权力空白。

    自古以来,都有着那句经典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

    这话从来就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百姓空想。

    哪怕就是一个铺子的管事,新到任的时候都会想方设法换些忠心自己的伙计。

    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统治者。

    张二工被罢免工部尚书职。

    河道总督大臣潘德善被召回京师述职。

    这一切,都让人们看到了,太子爷是准备更新朝堂官员的。

    小胖可能觉得自己天天待在西城工地上,对朝堂之上的这些事情已经到了两耳不闻的地步。

    可他却不知道,哪怕就是太平府太平矿区一个小管事,改投新任工部尚书的事情,自己都一清二楚。

    扩充之后的锦衣卫里,充入了很多暗卫成员。

    当初朱标将这些人交到朱允熥手上之后,就真的是彻底不管暗卫的事情了。

    现在,整个大明朝只有朱允熥知道,暗卫有多少人,这些人又都在什么地方。

    朝堂之上的风向,在急剧变化。

    虽然没有人公开说什么。

    但风声早就变了。

    甚至连朱高炽都不知道,现在已经有人在预备着,要等太子爷登基之后,上奏选妃,册立大明皇后。

    一位大明皇后的诞生,就能产生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朝廷的权力转移。

    为太子老爹找个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