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71章 .祭祖,各有心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71章 .祭祖,各有心事 (第2/3页)

军指挥邱神績被打的都放出了狠话,十天之内再没有援军,他就献出洛阳向赵帝投降。

    奈何二十三天过去了,一兵一卒都没有出关,当然,邱神績也没敢投降,毕竟谁强谁弱他还是知道,闽唐大军凶名在外,李瑾又是出了名的灭族狂,万一自己投降了,关内大军又滚滚杀出,一个逆贼的名头自己可就全完了。

    尽管两万众对抗十多万大军,邱神績还是不得不骂着长安诸公的八辈祖宗咬牙硬撑着。

    洛阳来求援的特使甚至收拾东台西台宰相办公室厕所的老头都求了,也不是没人向李捷告急过,但提到出战之事一向以善战而闻名的闽帝出奇的每次都顾左右而言他,什么军粮不济,什么占卜不利出征,反正就是拖着不出兵。

    好吧,不出兵就不出兵,大不了关东不要了,反正西魏这么多年也过来了,可令长安重臣更不满意的是李捷的拖延症又犯了,到现在居然不称帝。

    按道理来说,李捷已经在君士坦丁堡称帝过了,可华夏最讲礼法,在长安的士大夫看来,没有在长安称帝,并祭告天地,拜祭祖陵,就不算正统。

    如今一东一南两个皇帝了,长安这位还不继承正统,可真是让诸位大臣操碎了心,磨破了嘴。

    不过这些天李捷也不是光享乐去了,他的确是在办实事,如同承诺的那样,李捷发西域战俘十万,从巴蜀转运天竺的米粮,大规模修缮郑国渠以及黄河道,大运河等水利工程,整个关中都化成了一片大工地,因为宦官专权而贻误的河工水利开始重新滋润起八百里关中沃野来。

    只不过一面打仗,一面兴修水利,实在是显得有些怪诞了。

    还好四月末李捷可算干了件大臣们看起来算是有权谋的大动作,招天下诸王入长安,去昭陵祭祖!

    如果在天下诸王的面前继位,倒是也足够正统了!已经被李捷折腾的有些迷糊的长安宰相们忙不迭的就把事情吩咐下去。

    李捷要祭祖的时间太仓促,而且东面洛阳还有衡山王李堪,越王李贞的叛军堵着,实际上能来的蕃王也只有关中与巴蜀的,一个月时间,二十多个蕃王,郡王全都按时赶到了。

    身边可就是长安附近的重兵,这些蕃王想不及时来也不行,如此多的蕃王中,最后赶到,最重量级的却是李捷的兄弟,蜀王李愔夫妇。

    六初八,适祭祖,搬迁,动屋,在长安城西南凤凰门外,甲士打着祭祀用的白帆鱼贯而出,护卫在道路两旁,盛大的马队从城门依次突出,鲜衣怒马,浩浩荡荡,竟然是不下万人。

    这一次祭祀的政治目的可是明眼人都能嗅得到的,整个长安七品以上官员,勋贵,宗室几乎全都出动了,估计落下就得等下辈子了,连七老八十至仕官员还有几十个病号都硬拖着病躯跟着上路了,可见这一次仪式的隆重,几乎全长安的权贵都来了。

    李治从没有如此隆重的祭祀过太宗皇帝,死后如此为他举哀的却是生前不太待见的李捷,也不知道李世民泉下有知,会如何做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