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85章 .折腾的几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85章 .折腾的几年 (第2/3页)

了两套中枢,虽然还是李捷这一个大脑指挥,而且重要的大臣宰相依旧留在朝廷中,这个处置依旧令人极其的不适应,三天两头有大臣不断向李捷进谏,可李捷是哼哈答应,却是左耳入右耳出,根本不放在心上。

    作为政治上的妥协,凤阁鸾台也可以管辖这个新出的元老院,一大政治力量的转移,弄得原来六部尚书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自己又多出来个平级的同僚。

    中枢政治上的改革过后,李捷又是发起了第二波折腾,他向天竺,波斯,这些人口稠密的地区发布了大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征兵命令。

    具体招募多少人并没有数量,反正兵部下达的指标是有多少招多少!一百万不嫌少,二百万不嫌多!

    这个命令一下达,第一个受不了的就是在京师主持政务的太子李瑾,堂堂太子殿下干脆扔了京师,快马加鞭的赶到了泰西封,去恳求闽王别再乱折腾了!

    要是将天竺与波斯的年轻劳动力都给榨干净了,他个监国太子也实在是干不下去了!

    不过得知李瑾过来的消息,李捷居然是将已经在苏伊士运河与埃及交上火的李让给调了回来,父子三人在一间密室里整整商议了两天,出来时候李瑾颇有些不甘心,李让却是带着一种隐隐约约的亢奋。

    这场商议决定了三十年之后的帝国剧变,不过此时,参与商议的三人谁也没有透露半句,所以当时谁都无从得知。

    李让返回前线,继续督促着阿拉伯部落与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开展那漫长持久的拉锯战,而李瑾返回京师之后,亦是督促各地开展了这规模无比巨大的征兵。

    此时移民到天竺的唐人已然有了第二代,并且大闽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目前还属于健康的橄榄形,极其富有或者极其贫穷的两个极端都属于橄榄的上下两个尖儿,中间层还算过得富裕,人口激增之下,土地已经开始出现饱和状态。

    李瑾回到京师后,政策开始收紧,减缓开发天竺那茂密林地的过程,限制《均田制》的土地分配,这么一勒,不少家中二三子,土地缺乏的地区平民,不得不开始响应这个征兵号召,浩浩荡荡的向西迁徙。

    成为大闽府兵好歹能在两河流域或者小亚细亚分得自己的肥沃土地,在天竺等着均田?也许等到四五十岁能分到一块,还竟是贫瘠的小块土地,这个政策下一贯故土难离的唐人也不得不随着政策汇入庞大的人群。

    具体征兵多少人还真没个具体数,反正运河两岸负责兵力运输的官员叫苦不迭中发明了一个词,春运!

    除了从天竺,波斯运输人口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