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用科举来控制士人,抗旨州府,十年不准科考! (第2/3页)
次作战就能打败建奴!老朽绞尽脑汁,也没想明白,你可否告诉我,让我死而无憾。”
张贵看了天启一眼。
天启命道:“回答他。”
张贵点点头,就问道:“很难吗?”
接着,张贵又道:“不就是实心为国做事而已。”
“我举荐满桂是因为他真值得举荐,不是因为我收了他的钱;”
“我抄晋商,是因为他真的该抄,不是因为他们没带我一起赚钱;”
“我设武备学堂选的教习也是他们真的值得用,也不是因为我收了他们的钱;”
“一句话,实心为国!”
“所以,做到这些很难吗?”
张贵问后就向天启禀道:“陛下,臣认为,他李修吾如果也实心为国,会比臣一个外戚做的更好!”
“说的没错!”
天启点点头,随即就看向李三才道:“你李三才如果实心为国,也不会差!”
说着,天启就感慨道:“大明到了今天这一步,就是实心为国的人太少了,连这些读了圣贤书的文臣士大夫也都只想着牟利,而不顾社稷黎民的安危!”
李三才听后呵呵冷笑起来:“既如此,罪臣无话可说!陛下也不必再让厂卫审罪臣的同党,引虏入关确系由罪臣主谋,罪臣的同党除了已被陛下抓捕的周延儒等人外,与罪臣有信件来往而证据可查的就是钱龙锡、刘玉汝、王万春这几个人,他们皆是江南官绅子弟,陛下派厂卫去抓捕时可要小心,罪臣相信他们也都不是那么容易被逮捕的。”
说着,李三才就又道:“事实上,若不是国舅爷早就伙同叶家的人收买了罪臣身边的人,罪臣也不会被你们抓到!”
天启听后沉下脸来。
他不得不承认李三才说的很对,这些地头蛇,朝廷的厂卫还真不一定能成功捉拿归案。
这时,张贵站出来道:“陛下,以臣之见其实也不难。这些地方上的奸贼无非是善于裹挟民意来对抗朝廷!但这里面的民意事实上只能代表士族乡绅们的民意,大部分民意他们是代表不了,如佃户和城镇雇工、小商贩、自耕农这些。”
“而士族乡绅其实也离不开朝廷,因为没有朝廷赋予他们的特权,他们也无法对抗地方上的官府和压迫庶民。”
“所以,如果他们不识抬举,要对抗朝廷的旨意,那朝廷就不带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