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两条道路,密信一封 (第3/3页)
势大变。
匈奴单于伊稚斜、匈奴左贤王乌帷亲率大军奔赴西域。
现正陈兵龟兹国外。
以及焉耆、姑墨两国叛周归匈,并于匈奴骑兵一同围攻西域都护城之事。
而密信的后半段。
许镇则着重提及朝廷所议对敌之策。
如拜五军都督府中军右都督彭剑锋为安西大将军。
着其领兵三万增援西域都护城。
如拜五军都督府前军
左都督楚兴勇为镇北将军。
着其领兵三万增援漠北。
如勒令边关五王各自再度遣兵五千出征漠北。
如为筹措钱粮,朝廷提前征收秋季赋税以及明年上半年的赋税等。
如正德帝勒令太子许雍、内阁首辅上官鹿以及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邵玄达。
效仿其先前所立赈灾功德耻辱碑,分别立下宗室、文、武三面功德碑。
两三刻钟后。
笔停书成。
许镇放下手中狼毫笔,满脸郑重之色地细细审阅着眼前密信。
待再三确保无误后。
许镇随即将其收起,置于信封之中,并以火漆等物彻底封存。
「啪.啪」。
待密信彻底处理好后,许镇随即轻拍手掌。
数十息后。
紧闭的书房门外忽然出现一道极其轻微的脚步声。
「咚咚。」
烛光映照下,一道黑色身影轻轻叩响了紧闭的书房门。
「进。」
「是。」
待闻得许镇应允后,黑色身影轻轻推开房门,随即迈步而入。
「甲,拜见主人。」
黑色身影行至书案三步外,随即止步深深俯身拱手行礼道。
「将此等密信送至燕王府。」
「务必亲手交予奕儿。」
许镇自太师椅站起身来,随即拿起密信迈步走向十天干暗卫中的甲。
「遵令!」
甲闻言当即再度俯身拱手行之一礼,随即双手自许镇手中接过密信。
「此番前去燕地,务必谨慎再谨慎。」
「若事不可为,务必第一时间毁掉密信。」
「万万不可使其落入他人之手。」
许镇满脸凝重地拍了拍暗卫甲肩膀,随即郑重吩咐道。
「遵令!」
暗卫甲闻言当即再度拱手行之一礼。
不多时。
暗卫甲携密信告退而去。
待暗卫甲身影彻底消失于小院书房后。
许镇心中再度无言地叹息一声。
随即熄灭小院书房烛火。
迈步离了小院书房。
.......
.......
一夜无话。
次日午时前后。
太子许雍命人于宗正寺门前立下一座宗室功德碑。
并以身作则地拿出万两银钱,荣登宗室功德碑碑首。
太子许雍此举无疑为此次功德碑一事彻底定下基调。
随后。
身为宗正寺大宗正、大周王朝现存唯一一位七珠亲王的晋王许镇。
紧随其后地拿出九千两银钱。
此后数日里。
凡在京大周宗室无不陆续携银钱亲至宗正寺。
与此同时。
内阁首辅上官鹿与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邵玄达相继立下文、武两座功德碑。
并以身作则地拿出八千两银钱荣登文、武两座功德碑的榜首。
此后数日里。
关中文武百官无一幸免,全部卷入此次功德碑事件中。
凡正五品以上京官。
多着捐赠数千两白银,少者则捐赠千余两白银。
凡正五品以下京官。
多着捐赠近千两白银,少则亦捐赠数十两白银。
一时间。
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无不
是功德碑一事。
而凡在京为官者私底下则无不怨声载道。
其中尤以低品级官吏为最。
身处一国最昌盛繁荣之地。
位卑权低,活着已然殊为不易。
又有几人真心愿捐?
但奈何......
终究是大势所趋.......
位卑权低,又岂能反抗,又岂敢反抗?
此番宗室、文、武功德碑一事。
看似大周国库因此充盈诸多。
但实则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就在大周国库充盈的同时。
大周国运亦在相对应地减少。
十日道。
一道道圣旨同时离京。
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快速奔向大周各郡县。
而其中分量最终的五道圣旨。
则分别由五位宫中大太监携皇家仪仗。
分别奔赴燕、辽、代等边关五王所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