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战起鸣狐,凌镇东南 (第3/3页)
下。
彻底化作一具具尚带着些许余温的尸体。
大规模的伤亡于此刻彻底爆发开来。
然而即使东南防线的周军士卒再如何奋力抵抗。
即使倒在周军东南防线三百步内外的匈奴士卒再多。
亦挡不住一支支匈奴五人军伍踏着前人仍带着余温的尸首。
大声怪叫着前赴后继地疯狂杀来。
不多时。
周军东南防线士卒所
丢掷而出的石头。
已然从人头般大小,变成了脸盆般大小。
到最后更是变成了磨盘般大小。
而到了这时。
匈奴士卒已然前行八十余步。
八十步外更是遍布血肉模糊的匈奴士卒尸身。
「二伯集木桩掷中南向敌军!」
「一伯集木桩掷西南向敌军!」
「二伯集木桩掷东南向敌军!」
「.......」
「.......」
不多时,山石尽。
李凌沉声下令一二伯士卒向下投掷木桩。
然而即使那木桩两尺有余,且事先淋过雨、浸过水。
可其所能够造成的杀伤力依旧不如那人头般大小的不规则山石。
不多时。
木桩悉数耗尽。
匈奴一方再付出大量伤亡后。
终是踏入东南防线一百八十步内。
且仍在不断地向前行进。
「一、二伯后撤休整!」
「六、七伯持盾向前!」
「三、四、五伯准备迎敌!」
待木桩彻底耗尽,李凌当即再度沉声下令道。
号令一出。
一、二伯两百名士卒纵使已然筋疲力尽。
但仍咬着牙依令后撤,为六、七伯的袍泽腾出位置。
与此同时。
养精蓄锐已多时的六、七伯两百名士卒闻令快速上前。
待六、七伯两百名士卒彻底就位时。
趁着短暂攻击间隙疯狂行军的匈奴士卒。
此时已然行至周军东南防线一百三十步内。
且仍在的不断地快速行军。
「三伯将士即可放箭迎敌!」
「四伯挽半弓!五伯搭箭!」
「众将士无须紧张!依操练衔接攻势即可!」
待匈奴士卒快步行至百步前后。
征北将军李凌果断下令放箭迎敌。
令方传,三伯百名士卒当即快速挽弓抛洒箭矢。
一时间百支箭矢携凌厉之势飞速冲天而起。
数息后更是携无尽雷霆之势自半空疾驰而下。
百支方落,百支又起。
一时间周军东南方向百步前后,匈奴士卒的惨叫声当真绵绵不绝耳。
得益于鸣狐山地势。
当匈奴行至周军东南防线百步距离时。
其所能保持的横向战线仅能容纳三百人左右。
且这一距离亦将随着匈奴士卒不断向上而逐步缩小。
到最后两军正面交锋时。
大周东南防线士卒所需直面的匈奴士卒尚不足两百人。
兵书中所言的地利,大抵便莫过于此。
不多时。
匈奴士卒在抛下数百具尸体后,冒着箭矢再行三四十步。
至此。
匈奴人距离许鸣狐山周军防线已然仅剩六十余步。
就在三伯士卒与一伯士卒再度交替完成一轮抛射之际。
匈奴士卒的反击正式展开。
数不清的箭矢自匈奴士卒手中而出。
携呜咽破空之声直奔大周士卒而去。
但奈何。
匈奴居下,且持马弓。
其虽兵多,箭矢亦多。
但又岂能与手持步弓、占据高地的李凌部争锋?
一时间双方虽箭矢往来不断。
但双方伤亡却是惊人的十不比一!
然而。
立身于凸起岩石之上的李凌见此一幕。
眼神中非但有丝毫喜色,反而愈发地凝重。
连续高强度的弯弓搭箭之下。
二、四、五伯的三百名弓箭手大半面色已显露出痛苦之色。
而此时的匈奴士卒虽每一行进一步,便需丢下大量尸首。
但仍再度前行十余步。
「六伯!七伯将士听令!」
「持盾坚守战线!不得后撤半步!」
「八伯、九伯将士听令!」
「即刻携金汁!沸水上前迎敌!」
「三伯、四伯、五伯将士听令!」
「即可有序后撤休整!」
「十伯、十一伯、十二伯将士听令!」
「即刻列阵向前!准备迎敌!」
眼瞅着黑压压的匈奴士卒即将踏入防线五十步内。
征北将军李凌面色极其凝重地再度沉声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