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缘起缘灭,连环计满 (第2/3页)
片刻后。
四「鬼」紧随辛思玄步入中军大帐内。
被燕军士卒私底下称之为槊鬼的许奕不徐不疾地行至上首主座前。
辛思玄、问心首领、问心、耿直四人则默契地于下首左右两侧落座。
「辛校尉。」
「今夜无练。」
「令将士们用过晚饭后早些歇息。」
「明日卯时准时生火造饭。」
「辰时拔营启程,折返沮阳城。」
许奕端坐于上首主座之上,不徐不疾地摘下精钢铁胄,随即出言吩咐道。
因正德帝催促出兵圣旨之缘故。
五月中旬前后许奕便需点兵誓师出征。
现如今已然四月下旬。
时间当真算不得充裕。
好在,五千余燕军士卒在历经数月非人操练后。
已然彻彻底底地脱胎换骨。
「是!」
辛思玄闻言起身重重抱拳行礼道。
话音落罢。
许奕不徐不疾地摘下青面獠牙面具。
随即微微侧首看向身前书案一侧多出的厚厚一摞文书。
「若无事可先行歇息。」
「一个时辰后再行今日复盘。」
许奕默默估算一下,随即开口说道。
「是。」
问心首领等人闻言识趣地起身拱手告退。
待问心首领等人身影彻底消失于中军大帐后。
许奕稍稍活动了活动筋骨,随即自书案一侧拿起一封文书。
那文书下方署名赫然正是杨先安。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将其不徐不疾地拆开细细翻阅。
与杨先安早前所呈文书有所不同。
此封文书事无巨细地记述了自进入四月份以来。
上谷郡因粮价一事所引发的种种事端。
其内很大一部分事端,杨先安早已禀报于许奕。
只不过先前禀报并未有此番文书那般详细。
故而。
此封文书与其说是一封禀
明文书。
倒不如说成是一封全面复盘文书。
近半刻钟后。
许奕面色如常地将手中文书暂置一旁。
随即再度自书案一侧拿起一封文书拆开细阅。
而此封文书的署名则为孙道华。
此后近半个时辰里。
许奕先后拆阅朱广礼、梵崇贤、宋元福、侯文鸢、庞文泽、董弘章等人多达十余封文书。
这十余封文书虽共述同一件事。
但因人员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亦不相同等缘故。
十余封文书看下来。
许奕非但未曾产生丝毫阅书疲倦。
反而因文书而隐隐有所收获。
在许奕针对此番燕地大灾的计划中。
孙道华、庞文泽二人身为一郡封疆大吏。
事件的开端自然需孙、庞二人所执。
即:筹粮,并宣布平价售粮。
以此来拉开全面「反攻」的帷幕。
其中孙道华所筹之粮乃沮阳城一众世家先前所「献」之粮。
而庞文泽所筹之粮部分为渔阳谢家被查封的粮食,部分为渔阳董家暗中所予。
这一步计划的核心便在于制造「粮满恐慌」。
待反攻帷幕彻底拉起后。
必然将会有部分中小型世家、商贾因利益被断,以及粮满恐慌等因素。
而选择铤而走险。
许奕之所以会有如此判断。
无外乎是因此番运粮抵燕的世家、商贾多而杂。
多而杂在一定程度上便意味着一盘散沙。
在真正的致命危急到来前。
一众体量不同且又有着利益瓜葛的世家、商行自是极难凝聚成势。
而对付一盘散沙,粮满恐慌足以。
即使到这盘散沙在粮满恐慌下克制住了内心邪念也无所谓。
许奕所留计划中,自会有一两场「意外」令其无法再行克制。
一旦有人选择铤而走险。
许奕所制定的计划便可顺势开启第二步。
即:调兵剿「匪」,收匪之粮以充官仓。
从而进一步人为地制造粮满恐慌。
到了这一步,必然将会有人坐不住率先降价。
即使所有人都能坐得住,许奕亦无丝毫畏惧。
无非是提前将朱、梵、董等家族掌控的中小型世家、商贾暴露些许。
这部分中小型世家、商贾掌控之初的目的便在于此。
到了那时无非是早暴露、晚暴露的问题罢了。
而一旦有人开始降价,许奕所制定的第二步计划便算圆满结束。
接下来便是连环计的第三计。
即:朱、梵、董等家族择合适实际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