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二章:东风至,书房密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二章:东风至,书房密谈 (第2/3页)

奕拦了下来。

    「姚先生辛苦,暂且歇息一会儿。」许奕轻笑一声平静道。

    有些俗礼可能姚思廉并不在乎,但,初次见面许奕却不能不在乎。

    许奕正了正衣衫。

    迈步上前。

    于马两步外顿住脚步。

    高高拱起双手,深深一拜。

    朗声道:「皇家六子,京兆尹许奕,拜请先生出山。」

    停顿十余息,马车内依旧毫无动静。

    许奕挺直腰板,面上未见丝毫不耐。

    继续拱手深拜。

    朗声道:「皇家六子,京兆尹许奕,拜请先生出山,助我平息灾情,救万民于水火。」

    再度停顿十余息,马车内依旧毫无动情。

    许奕再度起身,随即深深三拜。

    朗声道:「皇家六子,京兆尹许奕,拜请先生出山,助我平息灾情,救万民于水火。」

    话音刚落。

    车帘被人缓缓掀开。

    吕文苏搀扶着吕在中缓缓走下马车。

    吕在中上前两步,搀扶起深深大拜的许奕。

    平静道:「京兆尹赈济斯民之心,老夫已然看到,老夫既已出山,定当竭尽所能,全力助京兆尹一臂之力。」

    许奕起身,面色严肃地拱手道:「谢先生大义。」

    ......

    ......

    入夜。

    一番盛情款待后。

    姚思廉、吕在中二人随着许奕缓缓走进了京兆府内宅书房。

    「两位先生请坐。」许奕拉开两把早已备好的太师椅开口说道。

    晚间说是盛情款待,实则不过是一些家常便饭罢了。

    至于酒水,更是一滴都无。

    非是许奕招待不起。

    而是现如今的情况,着实不允许。

    若是大鱼大肉,今夜三人难免分道扬镳。

    二人方一入座,赵守便端来一壶冒着滚滚白烟的茶水。

    为三人沏茶后,赵守缓缓退出了书房,且带上了房门。

    许奕方一入座。

    吕在中便一反常态地率先开口问道:「我观城外已然被京兆尹打理的井井有条。」

    「灾民更是万众一心,共抗灾难,不知是何处令京兆尹为难?」

    「是粮食?亦或者朝堂?」

    话音落罢。

    不待许奕开口,姚思廉便猛地拍了一下额头,懊恼道:「瞧瞧我这脑子,糊涂了糊涂了,一路上竟忘了说正事。」

    许奕轻笑一声,示意姚思廉无妨。

    随即缓缓开口说道:「先生有所不知,现如今宣平门一片祥和是建立在昨日那场灾难之下,且与前几日的一次大清洗有着密切关联。」

    「数日前,小子欲要在宣平门外化大粥棚为小粥棚,而这一举动恰恰触动了灾民中的一些利益体。」

    「若非小子事先有所防备,外加那些人思虑不周,否则那日宣平门外将会血流成河。」

    「此事过后,宣平门外的灾民对京兆府的信任直线上升。」

    「昨日天降风雪,京兆府采取了果断手段,这一举动加深了宣平门灾民对京兆府的信任。」

    「这才有了先生今日看到的这一幕。」

    吕在中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茶水。

    许奕说的云淡风轻,但以吕在中的见识又岂会察觉不出其内所隐藏的风险。

    一个处理不好,简直就是满盘皆输。

    吕在中放下茶盏,点头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京兆尹已然做到了立信于民,着实不易。」

    许奕笑了笑,随即叹息道:「然,此信仅仅只在宣平门罢了。」

    「北城昨日大雪之际,险些被小人鼓动灾民发生哗变之事。」

    「幸而小子事

    先便准备对北城下手,提前安置了衙役混入灾民之中。」

    「且,昨日府尉赶到及时,这才使得哗变未成规模。」

    「北城一事,有人手不足的因素,有大雪突降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小子思虑太多,未能提前将小人诛杀于城内。」

    话音落罢。

    许奕重重叹息一声,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

    吕在中看向许奕,问道:「未能诛杀于城内?」

    许奕微微点头,自怀中掏出一块婴儿手掌大小的令牌,将其递给吕在中。

    吕在中伸手接过令牌,细细查看一番。

    那令牌不知是镀金还是纯金,掂量着着实又几分重量。

    其正面雕刻着一个大大的宋字,背面则雕刻着一个大大的张字。

    只不过相比宋字,张字则要略小几分。

    吕在中沉默几息,抬头确认道:「宋国公府?」

    如此规格的令牌,且正反面分别雕刻着宋与张,且张字大于宋字。

    当真天下,除了宋国公府,吕在中着实想不出第二个势力。

    许奕微微点头道:「接任京兆尹时,小子便察觉到前任京兆尹周启平的死,别有蹊跷。」

    「暗中查访中,逐渐发现了其中因由,那周启平着实是一位一心为民的好官,唯独可惜的是,其势单力薄,未能斗过那些世家。」

    「不过周启平虽死,但还是留下了大量的证据。」

    「此后,小子剿灭轻舟冯家,再度寻得一些罪证,两两结合之下,坐实了宋国公张永年与一些世家大族狼狈为女干,操控灾情一事。」

    「小子将罪证呈了上去,不日便得到一份恩准旨意。」

    「有此旨意,便可调动靖安司部分人马,到了那时,京兆府、靖安司联合之下,宋国公等一众世家,便只能束手就擒。」

    许奕端起茶盏,将茶杯一饮而尽。

    叹息一声,边倒茶边继续说道:「小子拿到圣旨后,因人手不足,外加小子本身贪心,并未乘胜追击。」

    「反而是以圣旨为筹码,对其余世家掌控的商行进行了一次......一次敲竹杠。」

    「因此倒也获得了大量的货物用以赈灾。」

    「若是一切顺利,货物毕,先生至,城外稳,那时便是小子清理宋国公等人之际。」

    「怎料,腊月十四夜间,天气突然转寒,腊月十五卯时许,天降大雨,此后雨转大雪,持续了足足一日。」

    「也因此打乱了小子的很多部署。」

    「也给了宋国公等人反击的机会。」

    吕在中不置可否地摩擦着手中令牌。

    缓缓开口说道:「人力有穷时,京兆尹无需自责。」

    话音落罢。

    吕在中将令牌放置在书案上,询问道:「持此令牌之人呢?」

    许奕回答道:「死了,眼见事情败露,衙役杀来,那人将令牌匆忙掩埋,随后便举刀自尽了。」

    吕在中看向令牌肯定道:「大雪突降,事先并无明显征兆,此人出城定然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