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章 这是过分小心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章 这是过分小心了? (第3/3页)

的不断打断下,徐浩艰难的完成了安保准备工作。

    然后烧水,做饭,给芸芸洗脸洗脚,讲喜洋洋哄孩子入睡。

    一整套流程下来,约么着已经是戌时。

    此时的州桥夜市才算正式开始,小贩们不停的叫卖着。衣衫华丽的富贵人家,衣衫朴素的普通百姓,在此时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他们都是顾客,都是汴梁鸡滴屁的有力拉动者。

    汴河沿岸的酒楼已经早早挂上了大红灯笼,每一座酒楼都如同新郎官布置的新房。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

    软糯糯的吟唱声从四处传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三变已经不在汴梁。

    可他的传说依旧在汴河上荡漾。

    这些靡靡声汇聚在一起,不经意之间便让人流连忘返。

    这就是大宋此时的浪漫。

    没有“大江东去”的豪迈,没有“梦回八百里连营”的缅怀,也没有“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期待,更多的是一种江南烟雨般的软糯柔婉。

    可徐浩今日是没机会出去见识汴梁夜晚的繁华了。

    据说,州桥夜市是可以一直坚持到凌晨三点的,汴河边上的酒楼更是通宵。

    若是登堂入室,吟一曲“龙共虎,应声裂”,或者唱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只怕会颠覆一个时代。

    当然,没有出门的徐浩自然不会做出如此惊世骇俗之举,让人感慨一句“徐青的儿子,端是标新立异”。

    他只是在家摆弄着自己,脱掉衣服,把下午买来的手弩绑在手臂上,然后再穿上衣服。

    把下午捣鼓的东西轻手轻脚放置妥当,徐浩这才搬来一把椅子,在床边坐着打盹。

    可不敢躺倒床上去睡。

    万一真的睡熟了,稀里糊涂的怎么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