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五章 留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八十五章 留影 (第1/3页)

    天气转凉,趁着休息的时间,杨利民动手将家里的炕给重新修整。

    北方过冬的法子大抵如此,这东西是床又是桌,在上面喝茶吃饭样样不耽搁。

    往上一趟,往往就是一个个冬天。

    “小杨,忙着呢?”

    他正满脸土灰的忙碌着,打从门外传来了阎埠贵的声音。

    打了招呼也不客气,迈步往里走。

    那张不太自然的笑脸下面,隐藏着一抹难言的复杂。

    “门口有些报社的人,说是约了今天,想采访你。”

    杨利民想了想,是有这么个事情。

    “好,您让他们先等会儿,我马上过去。”

    “诶诶。”

    阎埠贵点着头走了。

    他起身来洗了把脸,换一身干净衣服,就要往外去。

    奶奶端着搪瓷茶缸走进来,不免有些埋怨。

    “今儿个报社的人要来,你怎么不提前说呢?”

    “家里的活什么时候干都可以,可别耽误了你的事儿。”

    杨利民还以为什么呢,对此只是笑笑。

    “奶,不打紧,两者之间又不冲突,我先过去了,这儿的事你放着别动,一会儿我来。”

    他丝毫没有什么所谓名人之类的觉悟,但也确实感觉到自从别人得知,最近传唱度很高的那首歌是他写的以后。

    大伙的态度都要不一样了些。

    但无所谓,并不妨碍自己还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街道小同志。

    “小杨同志?”

    正想着事情,很快到了前院。

    几个报社的人正在和三大妈他们聊天,见到来人确定是他,热情洋溢的迎上去。

    一圈下来,杨利民也明白了来得是那些人,接他们到家里去。

    “我们去家里坐吧,外面冷,坐着聊。”

    阎埠贵还想让人去他家呢,见到这么就不再多说,只是悄悄的低头叹了口气。

    他是读书人,文人重名,心里自然有些想法。

    想想自己交了大半辈子书,那都没上过一次报纸。

    杨利民那小子何德何能?

    冷眼看着几人离开,阎埠贵心里不大舒服。

    摇摇头,郁闷的回家喝酒去了。

    “家里有点乱,你们别嫌弃。”

    “哪儿呢,哟,这是在自己搭炕呢,小杨同志可真能干。”

    “没呢,就随便修缮一下,都是瞎捣鼓,你们坐啊,坐。”

    一行人来到杨家,其实基本情况都大致了解。

    客套一番后都接连坐下,奶奶出来给他们倒茶,略显拘谨。

    几人道谢后她识趣的离开,独剩下杨利民来招呼这些报社的人。

    在如今信息传播还并不发达的年代里,纸媒是绝对的老大。

    他知道这些人不管表面上怎么样,其实心里都有自己的倨傲。

    但和他没有关系。

    “来之前就听说,小杨同志年轻得很,当时我还不信,现在这一看,嚯,那是真年轻啊!”

    “英雄出少年嘛,小杨同志也算是新青年,不能以年龄论人的。”

    “哈哈,是是,闻名不如见面,诶,那歌我现在都能背下来了呢,真了不起!”

    “.....”

    屋里气氛其乐融融,都是一些人精,知道该说什么。

    大家都是为了任务来的,面对上头重视的这个年轻人,都拿出了相当大程度的客气和礼貌。

    杨利民也是左右逢源,两世为人,这种场面根本难不倒他。

    气氛炒热后就进入正题,各家报社的代表人物轮流采访,他基本有问必答。

    “小杨同志,请问您是在什么的条件,创作出《映山红》这首歌的。”这是《xx日报》的人。

    杨利民认真答道:“首先是有感触吧,见到了不少老英雄,听了他们的故事,慢慢的就来了灵感。”

    “您的意思是,这首歌是专门为他们这类群体而创作的?”

    “也算也不算,我认为音乐这东西,它应该是人类交流的最好途径,都是为大家服务。”

    他说一句,别人低头写一句。

    其实没什么屁用,都是一些虚的东西,真要让他说心里话,那根本不可能。

    一个人说完后面又有人来,看起来挺认真负责,其实都是跟着流程走。

    目前的纸媒是少有自主行的东西,不敢乱写,只能跟着大方向走,所以都在流程内,说起来并不复杂。

    一晃眼大半天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