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六章温州街走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六章温州街走访 (第3/3页)

!”张俊平赶紧抱拳回礼。

    “小友客气了,能够在异国他乡见到国内来到俊杰,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岂有怪罪之理?

    里边请!”

    “杨老请!”

    进入到屋里之后,分宾主落座。

    杨老的客厅还是依照中国的传统客厅布局。

    “小友来巴黎公干,可还顺利?”刚刚的短衫老人给张俊平上了茶,杨老主动问道。

    张俊平之所以会来拜访杨老,也是受大使馆的指点。

    杨老虽然是在巴黎出生的,但是幼年,青年时期都是在国内度过的。

    从小接受的也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虽然人在国外,但是一直心系祖国,是妥妥的芒果人。

    抗战时期,也曾多次给国家捐赠物资,是有名的爱国商人。

    “托杨老的福,目前挺顺利。”

    “小友拜帖上写的,中国艺术品公司,是个什么样的部门?恕小老儿见识浅薄,似乎从未听说过这个部门。”

    “让杨老您见笑了,中国艺术品公司是年后刚刚成立的,前身是BJ画店。

    我们的主要宗旨,就是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这才来巴黎有三件事,第一是带着艺术品公司的同僚一起到巴黎这座被称为艺术之都的城市来感受一下,学习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

    第二,就是联系组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欧洲巡回展的事情。

    第三件事,则是准备在巴黎开一家画廊,一家艺术品商店。

    目前这三件事,基本上都已经定下来了。”张俊平笑着把艺术品公司的来历解释了一遍,也顺便自己来巴黎的目的说了出来。

    听了张俊平的话,杨老才明白,今天人家就单纯是来拜访自己的,没有别的请求。

    “那我就先恭喜小友了!

    等到工艺美术巡回展开始的时候,我一定带着老友前去捧场。”

    “杨老,我们艺术品公司在戴高乐广场附近买了一栋三层的门面楼,最近准备装修开业。

    到时候,还望杨老能够过去给压压场面。”张俊平顺势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艺术品公司,说白了就是做有钱人生意的。

    有钱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张俊平这次过来就是希望能够接触一下华人的富人圈子。

    来拜访杨老,除了前面说的两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温州街不显山不露水,却是华人的富人街区。

    有钱人要比十三号街区,十四号街区的唐人街更多。

    一听,直接在戴高乐广场附近买下一栋三层的门面楼,心里对中国艺术品公司的重视程度,瞬间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好!倒是,我一定前去捧场!”杨老大笑着说道。

    “如此,晚辈就多谢杨老了!”张俊平抱拳道谢。

    “小友客气了,看小友拜帖上的字,飘逸潇洒,力透纸背,犹如龙飞凤舞,想来也是师承名家。”

    “杨老过奖了,我师爷是白石先生!”

    “果然,白石先生可是近代宗师级的人物,老朽有幸曾经拜访过白石先生,如今想起来,白石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杨老抚着胡子感慨道。

    “看小友的字,莫非尊师是元伯?”杨老又开口问道。

    “元伯先生是我的师叔,我师父是明和先生。”张俊平解释道。

    “原来,小友是吴明和的徒弟,这么一说,咱这关系又进了一步。我和明和老弟,也有过几面之缘。

    和元伯更是相交莫逆。

    早些年,听闻元伯遭了劫难。

    不知,元伯近况如何?”杨老脸上的笑容更加亲切。

    “元伯先生如今灾星退去,福星高照。

    在BJ隐居,潜心研究学文。

    想来再过不久,就会重新回北师大教书育人。”张俊平笑着把启功的近况告诉了杨老。

    “好,好啊!这是近几年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杨老抚须大笑道。

    看得出来,是真心为老友的境遇感到高兴。

    “杨老,如果国内已经不一样了!总设计师提出了改革开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指示。

    如今,迫切的需要像杨老这样的爱国商人,回国投资,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张俊平笑着对杨老发出邀请。

    “好啊!好啊!早就想回去看看了!”杨老抚须颔首笑道。

    “相信,杨老回去,一定不会失望!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已经开始崛起。”张俊平充满自信的说道。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老朽早就想回国探亲,只是近乡情怯,不敢问来人。”杨老颇有些伤感的说道。

    “杨老,七月份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巡回展就要开始。

    到时,我一定说动元伯先生参加巡回展,那时你们老友就能见面了。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等到和元伯先生见过面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张俊平知道杨老心里担心的是什么,也没有多劝,只是笑着说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